时 间:Day146 12-22
作 者:爬格子的兔子
文 集:且行且思
主 题:中国餐饮为何做不大?
中国有500万家餐饮企业,每年为GDP贡献3万亿,占据社会消费品总额10%以上。但中国的餐饮的死亡率也可能是所有行业里最高的,甚至高达100%。
换一点直观的数据说,中国每花掉的100块钱里,有十几块是花在外食和外卖上。每天一睁眼,北上广至少有150家餐饮开张,每个年初到年末大约有同等全年新开张餐厅的新老餐厅死亡。能够活下来的餐饮企业,只占千分之五。
为什么餐饮业的竞争如此惨烈?
从内部因素来看,有很多原因:
1、产品和服务本身出了问题
热销的产品如果不是营销做得特别好,就是口碑非常不错,一般通过老客户的传播和老带新,也能获得挺好。但问题是,这样的产品往往是不赚钱的产品,要口感好,用料好和工艺就不能太差,人力成本也低不了——好歹是个好厨子弄出来的吧?但凡是好的东西,市场上都有价格标签的,成本就低不了。
一来二去,老板开动脑筋了,这里省一点,那里料差一点,一次一点消费者是不会发现的,但累积下来,就会发现这家店的口味怎么大不如从前了,因此慢慢也就不来了。
服务也非常容易出问题。餐饮从业者的整体素质偏低,是业内公认的事实,虽然从事服务业,但却未必得到服务业的精髓,做不好服务。好服务的背后,依然是成本,你要花时间给员工培训吧?要话人力管理企业文化吧?要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和考评标准吧?要管好人,本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餐饮的人员流动率居高不下,费劲心思培养好的人,往往转身就另谋高就去了,渐渐的,老板也不再这块花功夫了,就那么个档次的用餐,就这个价位的服务。
2、经营和管理出了问题
这其中也包括选址失误、定位不清、战略模糊、质量品控出了问题以及人效比太高、人员流失率太高等等,细数没有一箩筐,也有半箩筐。
一个懂餐饮的老板,做得好餐饮的老板,每天都是要工作16个小时,全年无休的。
外面看上去餐饮的毛利有多高、流水有多么好,里面的人才能体会餐饮有多苦、有多累、有多么胆战心惊——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一个几百平的餐厅可能不如一家小特色小吃店赚钱,一个轻餐饮新出来风风光光两三年,马上周边就给你开个十家八家,再好的势头这么多家来分摊,气象也就慢慢不行了,得赶紧换,要么换地方,要么换牌子,要么上新产品。
然而,餐饮每天累得哭哈哈,哪有那么多时间去思考战略问题?于是,你越苦越累,越死得快。
3、营销问题
不懂做营销的餐饮,是一个大写的悲哀。你可能产品很好,服务很好,各方面都很好,但这一个短板,可能就让你一败涂地。
黄太吉的卷饼真的那么好吃吗?西少爷的肉夹馍真的那么正宗吗?很高兴遇见你真的各方面都杠杠的吗?
会做营销和不会营销的区别,真就太大了。
如果以上这些,尚且能从自身找到一些原因,那么一些外界的风险怎是你没法控制的:
1、成本
餐饮主要的原材料,每年涨幅10%,餐饮的人力成本每年涨幅6%-8%,餐饮主要依托于房地产,而房租的水平随着房价也是水涨船高。
在这个行业有很多的悖论,比如,某一种食材卖得越火,采购价格就会越高,店开的越火,不管你挣不挣钱,房东都会莫名其妙的要涨价——胳臂能拧过大腿么?如果你的店人气正旺,你能说再涨你就不开店了么?
2、税率
餐饮的税率征的是营业税,本身从这里扣一点哪里省一点下来的钱,几个点的营业税就给征没了。因此餐饮老板都特别重视如何避税,甚至胜过营运管理。
3、跨界竞争
餐饮企业如今要面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方圆几里里开了多少家餐厅的竞争了,而是来自于互联网的跨界打劫。
诸如私厨之类的拼饭软件的兴起,让私家厨房及退休的老爷爷老奶奶都能参与外卖的竞争,都能直接把家里现做的饭菜送到白领的办公室。
外卖和团购,更是把竞争的面积和影响扩大化了,你原来只需要同十几家餐厅竞争,如今,你可能要通全城能够派送外卖的餐饮企业竞争了。
而那些家里的厨房,在小区里租个地方就能开业的人,是不用承受街边那么高的运营费用的。
4、供应链问题
如果只是单店,还不到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但单店怎么满足得了老板的梦想?
一般能开好一家店的人,都会想着如何开第二家、第三家,乃至开放加盟,全国点火。这个时候,供应链就是大事了。餐饮产品是很难标准化的,诸如真功夫也是花了好几年,才搞定供应链标准化的问题。
没有真功夫那样的实力,供应链真的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甚至危及到企业的生死。里面的问题和猫腻,多不胜数。
你还以为餐饮真的是“人傻钱多需求大,赶紧来”的行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