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一下子进入人们的生活的。在传播速度、容量上超越了短信,也比QQ方便快捷、功能更强大。最主要的特点是免费。免费的午餐,诱惑力太大了,几乎无人可以抗拒。因此,忽如一夜春风来,仿佛是顷刻之间微信便席卷神州大地,在短信、QQ、微博等众多网络平台多年努力建立起来的地盘上挂起了自己的旗帜。
对许多人来说,早上睁眼第一件事就是刷微信,晚上闭眼睡觉前最后一件事,仍然是刷微信。睁眼闭眼之间,无论是在街头巷尾、公交地铁,还是办公室或深藏私宅,年轻人十之八九,中年人十之三四,都在忙着刷微信。喜欢自拍的,对自己的容貌有点自信的,更是疯狂,随时随地摆pose,拍萌照,发到微信中。一方面,让远处的亲朋好友、从未谋面的网友,随时分享自己的萌态,自己吃的、用的、看的,诸如此类物质的面孔;另一方面,在朋友们的点赞、评论中,感受那份偷偷的兴奋、得意、满足和快乐。
在商业化泛滥的时代,人们的神经被利益扯得越来越紧。过去说商人无利不起早,现在是全民皆商。在商言商,商有商的一套游戏规则。人们不可能在“商业伙伴”面前流露过多的个人感情和真实想法。人又毕竟是人,人的最大特点就是有思想活动,需要情感交流。这一现实矛盾最终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得到解决。微信是最贴近大众生活的网络平台之一,这仿佛一个直通人体的“下水道”。被物质世界憋闷已久的人们,可以轻易地通过这个“下水道”,把自己内心的秘密、情绪、杂七杂八的释放出去,达到“内外”平衡。
常言道,有得必有失。人们通过微信释放自己“秘密”的同时,也会收到亲朋好友、更多的是网友释放过来的“秘密”。这些所谓的“秘密”,就是各自随手写出的片言只语、转发的段子、图片、自拍,等等,当然还有语音。它们如过江之鲫进入我们的脑子,在脑海面漂荡,激起片片浪花。浅尝辄止,觉得蛮新颖,蛮好玩的。玩久了,未免身心疲累,头昏眼花,思想麻木。而且时间一久,堆积如山,便显示出垃圾的本质。一个人的脑子被表面化的信息碎片堵死,自然无法再接受新的知识,更无法深入的学习、接收较专业、系统的知识。微信,一方面侵占了我们的业余时间,另一方面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思考习惯,用零碎的、片段的、表面化的信息碎片,代替深入的、系统的、专业的知识学习。同时疏近亲远,冷落眼前的熟人,亲近远处的虚拟世界的陌生人,秩序颠倒,混乱不堪。当人人都在埋头刷微信,跟虚拟世界的朋友打的火热的时候,早已忘记了身边人。长此以往,不但身边的朋友会越来越少、越来越远,即使夫妻、子女,彼此之间也会逐渐淡去、陌生,甚至冷漠。
科技创新使得虚拟世界的智能程度越来越高,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分界也会越来越模糊。在这种状况下,现代人类,应该具备清醒的自觉自救意识,具备更高的智慧——能够自由出入两界,利用、享受现代科技的成果,又不被其奴化。不然,工作时在现实世界打拼,业余又被虚拟世界绑架,疲于奔命,结果岂不是真的“里外不是人”?
�b�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