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用来干什么——《肖申克的救赎》影评
监狱这个词很自然会让人想到失去自由。可是,不失去自由要干什么呢?
一个人的生存意志来自希望而不是来自自由,当然自由可能属于希望,也可能不属于。一个人习惯了不自由之后,自由反而令人无所适从,令人担惊受怕。对某些人来说,过被时间和环境固定化的生活比获得自由重要。用影片中的话来说,叫做被“体制化”了。如果习惯了不自由却无法习惯自由,那么获得自由是可怕的,甚至会令人放弃生命。所以坐了五十年牢的老布在出狱后不久就上吊自杀了。
不过没有身在监狱就等于拥有自由吗?没有身在监狱就可以不被“体制化”吗?有多少人是依靠自己厌恶的东西而生存的,又有多少人身陷于改换了名称的监狱并且不想出狱?
记得影片《阿甘正传》里有这么一番对话,长官问阿甘当兵最大的好处是什么,阿甘回答说:“报告长官,当兵最大的好处就是你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当人已习惯了过“你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的生活,突然要过“没人告诉我要干什么,我要自己决定干什么”的生活时,许多人就难免要陷入恐慌。就像许多人在小学和中学阶段被家庭和学校管得死死的,进入大学后突然获得了空前的自由,反而陷入了恐慌。追求自由似乎是人的本性,但是有多少人能弄清楚自由究竟用来干什么呢?用来读书思考?用来谈情说爱?用来追名逐利?用来玩手机电脑?用来吃吃喝喝?用来……?如果不知道自由用来干什么,监狱高墙之外的人又能比高墙之内的人好多少呢?
而自由到底是在监狱的高墙之外还是在内心的神游之中?到底是身体的自由重要还是内心的自由重要?主人公安迪给了人很多启发。
有一次安迪把典狱长的门反锁起来,通过广播给所有监牢里的人放了一张由州议会寄来的唱片,悠扬的歌声在肖申克监狱里飘扬,所有的人都驻足被这突如其来的美妙歌声吸引了,而安迪为此付出了被关两个星期禁闭的代价。但他并不在意,出来后他说莫扎特在陪着他,有些东西是不会被别人夺走的。内心的自由是属于自己的,安迪很清楚这一点,因此他得以突破内心的监狱。但身体的自由并非不重要。他挖越狱地道,他企图为自己翻案,都是因为他需要身体的自由。身体的自由有助于实现内心的某些自由,例如去太平洋翻新旧船,扬帆出海。而内心的另一些自由是身体的自由帮不了的,例如在脑海里享受莫扎特的音乐。
安迪从不放弃希望,其中极重要的希望便是自由的希望。不过若没有足够的能力,自由就会显得多余,多余的自由带来烦恼和痛苦,这烦恼和痛苦恰恰源于对自由的无能。老布正是因为深感自己对自由的无能,所以自杀了。安迪有足够的驾驭自由的能力,所以自由对他而言是最美妙的事。他还使坐了四十年牢的好朋友瑞德摆脱了“体制化”的精神危机,最终二人得以在美丽的海边重逢。当然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努力以及命运的眷顾,安迪就无法获得所需要的自由。我想过另一些偶然,如果安迪不幸被同是囚犯的 “姐妹帮”打死,如果他的牢房的墙后面根本不能挖地道……那么安迪的人生就会是另一种命运了。安迪的出逃多少还是有着个人英雄主义的色彩,不过不代表奇迹的发生都是编剧对人们平庸生活的安慰。现实有时比小说还小说,比电影还电影。所谓的传奇不过是一个人勇敢地过上了自己想过的生活,不觉得也不怕希望是危险的罢了,不敢的人却将之越传越奇。
要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便要像安迪一样突破内外两重监狱。不过自由并非值得每个人去争取,追求自由之前不妨想想自由用来干什么,你是否有足够的驾驭自由的智慧和能力。有些鸟儿放飞他们,他们反而活不成。不过我更喜欢瑞德说的那句话,他说有些鸟儿是关不住的,他们的羽毛太鲜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