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童蒙须知》中提出:“凡喧哄争斗之处,不可近。无益之事,不可为。”其本质也是要求我们不要沉湎于声色犬马的喧闹,不要耽溺于没有益处的琐事,全神贯注地集中精力治学读书。
《弟子规》也提倡“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声色犬马的喧闹玩乐场所,千万不要靠近、进入。歪门邪道、阴私邪僻的事情,千万不要打听、探询。
《弟子规》要求我们不要靠近声色犬马的喧闹场所,不要打听歪门邪道的事。因为在声色犬马的喧闹场所中浸淫久了,容易使人变得浮躁;歪门邪道的事听多了,容易让人变得偏狭。所以,我们要立身正,行事端,不耽于享乐,不打听怪妄,做一个坦荡端方的君子。
现代社会中,有些人喜好窥私猎奇,爱打听八卦怪诞之事,这其实并非君子所为。那些似真似假的琐碎八卦往往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难以集中精力专注手头的事务,因此,那些行为实不可取。
要做到不为无益之事,首先就要远离不良之友。《世说新语》上记录过这么一个故事:管宁和华歆两个人一起在菜园里挖地种菜,两个人刨着刨着,突然刨出一块黄灿灿的金子来,管宁视若平常地将其刨到一边,继续往前刨地,仿佛看见的不过是石头一样,毫不在意。但华歆却特意将管宁刨到一边的金片偷偷拾了起来,但是看到管宁的脸色后又将金块丢了出去。
还有一次,两人一起坐在一张榻席上读书,正逢一位达官贵人坐着气派豪华的马车从门口经过,管宁置若罔闻地继续读书,华歆却忍不住放下书本跑出去看热闹。管宁便当场割开席子,将两人的座位分开,并对他说道:“你不是我的朋友。”
我们不能否认环境对我们的影响,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我们对于自己周边的环境要慎重地加以选择,朋友也是一样,道不同不相为谋,不能让志向、性情不同的朋友干扰我们学习的专注与决心。
要做到不为无益之事,同时要多做有益之事。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其喜欢推理断案。他的父亲和当地的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也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申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要做到不为无益之事,就要始终锲而不舍。“书圣”王羲之能成为一代大家,就是因为他在书法上的执着与坚持。他练习书法很刻苦,几乎连吃饭、走路的时间都不放过,到了无时无刻不在练习的地步。有时他甚至练习书法到了全然忘情的程度。
有一次,他练着字忘记了吃饭的时间,家人便把饭送到书房,他竟不假思索地用馒头蘸着墨吃起来,还觉得很有滋味。当家人发现时,他已是满嘴墨黑了。王羲之还经常临池书写,并就着池水洗砚台,时间长了,池水都变黑了,后来人们雅称那处池水为“墨池”。所以说,光鲜的成功背后必然充满艰辛的付出。只有锲而不舍地付出,才能有所收获。
要做到不为无益之事,还要不半途而废。古时候,我国有个大学问家叫孟轲,也就是现在常说的孟子。他在刚上学的时候,十分用心,写字一笔一画,很工整。但过了没多久,他就觉得学习太辛苦,不如在外面玩耍快活。于是,他经常逃学跑去玩耍。
有一天,还没有到放学的时间,孟子就早早回家了,那时孟母正在织布,便问他为什么这么早就回来了。孟子说:“我觉得念书没什么意思。”孟母很生气,但是她没有厉声地去训斥孩子,而是拿起一旁的剪刀,把正在织的布剪断了。孟子对母亲的这一举动感到不解,他问母亲:“好好的布,为什么要剪断呢?”
孟母叹了口气,对儿子说:“你现在读书学习就像我织布一样,累丝成寸,累寸成尺,累尺成丈,累丈成匹,才能成为有用之物。你现在学习,必须下累日累年之功,不分昼夜,才能有所长进,但你却懒学厌倦,中途逃学,相当于前功尽弃,一事无成。我剪断织的布,就像你中途退学一样,什么有用的物件也成不了。”
孟子听孟母的话,立志再也不逃学了。他开始发奋学习,后来成了着名的儒家学者。可见,无论是不为无益之事还是多做有益之事,都要长期坚持才会有效果,半途而废就如同孟母断杼一般,一切等于白费功夫。
因此,我们要坚定信念,决不为无益之事,要多做有益之事,始终坚持不懈,绝不轻言放弃,直至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