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朋友一年前在做一个产品,这个产品是生活用品类的,他和他的团队鼓捣了半年的时候,他叫我去他公司喝茶聊天。期间他谈到他的想法。他对于自己的这几款款产品非常有信心,他打算一次订几万个这几款货,然后发往欧洲销售。
我听了,急忙和他说,这种未经测试的产品,大批量生产太危险了。《精益创业》这本书里面也有一个MVP,即最小可用品原则,你可以先生产少量的产品,进行广告投放测试,来看用户的反馈。这是最保险的方式。
他说这样批量生产才有价格上的优势,才能快速打开市场。所以他还是一意孤行生产了几万个他在做的这几款产品。其中三分之一发往欧洲,三分之二还留在仓库。
年前我和他碰面的时候,他才说早知道应该听取你的建议,如今悔之晚矣。发往欧洲的那些货基本上没卖多少,现在仓库这些剩下的货也基本上没动过,这些货值200多万的货基本上是要打水漂了。
最小可用品,是《精益创业》里面提出的一个,通过做能够满足用户基本需求的产品,接受用户的反馈,不断地更新和迭代,直到做出符合需求的好产品的方法论。
千万不要自大到以为自己了解消费者。你只是了解自己,不代表你了解消费者。面对多变的用户,你要相信,你的产品一定会犯错。最小可用品其实是加速试错,当然也是加快纠正的速度。不断互动,收集反馈,快速迭代,让产品“长”成用户需要的样子。
比如我朋友之前用的这种方式,本身就是风险非常大的,就好像造火箭一样,花了很长一段时间,造出火箭,但是一旦失败,就是灾难性结果。
最小可用品原则像开车,开车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克服种种困难,直到到达终点。
比如樊登读书会的创始人樊登老师就说过,他刚开始做樊登读书会的时候,他就是先做讲书的ppt。一年50个ppt,发给这些意向的人群。然后等有了一定量的种子用户以后,他们才开发的app。app做出来的时候,也是有很多问题,然后经过不断地迭代和更新,这个app也就越来越完善和稳定。
樊登读书会这个过程也是快速低成本试错的原则。一开始樊登老师用ppt,这是没什么成本的。而且他可以根据用户的反馈,来调整自己讲课的内容和方式,ppt也是相对比较好修改的。因此等他对用户的需求比较了解的时候推出app,这样就是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有经过验证的产品了。
我为什么会和朋友提出用少量产品先进行测试。因为我们做国内电商平台好多年了,基本上就是先小批量做货,然后投入广告测试,如果顾客点击率高,转化率好,就可以加大进货量,这种方式经过几年的验证,还是比较靠谱的。
最小可用品的原则也符合孙子兵法的不败原则,在战斗之前,先保持不败,做好风险管控。这样只要我们手上的筹码没有输光,还留在桌上,我们就有翻盘的机会。
最小可用品原则有两点要注意:
第一,不要以为你真的了解用户。乔布斯也许可以,但是不部分人不可以。既然一定要犯错,那就抛出最小可用品,最快的,最低成本地犯错,然后再最快速度去改正。
所以创业者一定要避免自嗨,这里面就有存在心理学的一个禀赋效应,就觉得自己的产品是最好的,从而忽视了用户的需求。
第二,也不是所有的产品适用最小可用品的原则。比如核电站这些项目,这些项目的要求是“一次性把事情做好”。
避免自嗨,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不断地试错,不断地更新和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