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回顾总结2023,12 ,19

      前天,跟月明老师的沟通中,提到了经常存在于人们内心的,即常见又时尚的两个词语——拧巴和内耗。

      这两个词语,前两天我是深深的体会了一把。

      我开始致力于寻找生活事件中的正面价值以来,家庭成员的变化很大,儿子每天都是笑眯眯的,来家里玩的朋友越来越多,先生的血压也好了许多……,可伴随而来的是,儿子的两个小伙伴竟然也跟着儿子逃了一晚的课 ,这种现象让我莫名其妙的有了负罪干,难道是我过于放纵孩子们了?

      这种对于错在我内心的较量,搞得我前天晚上睡眠质量很差,第二天精神状态萎靡,于是赶紧在群里留言,要求跟月明老师沟通。

      在和月明老师的沟通过程中说到,当孩子去学校是“为了父母高兴”,而孩子内心是“你想去”,当“不想做”和“不得不做”这两股力量拧巴在一起的时候,是一种自我内耗,这样的纠结沉淀积累多了,孩子就会产生强烈的无力感。

      我的刚刚亲身体验 ,使得我,此时此刻非常理解到,月明老师讲到的,孩子当下的境地和困扰。

    我们的人生需要导师,孩子更是需要博乐!

      月明老师问“你认为孩子的博乐是谁?”,答案只有一个“我们父母”

      今后 ,我将义无反顾的投入到寻找正面价值热忱当中去,发現孩子及家人们的优点、亮点、用正确的方法,去感受、确认、鼓励、表扬  。同时,为了便于回顾、整理、有规律可循,从即日起,优点存折改在简书里。

      说到了孩子的目标导向,月明老师布置了作业“假如生命只剩下最后第五天,你将怎样度过?”,我不太想思考这个假设,忽然觉得,应该考虑下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俗话说“上行下效”,孩子每天跟我们父母生活在一起,如果孩子看到家长对于生命、生活是没有目标、没有理想,过一天算一天,无头苍蝇乱窜, 我们传递给孩子的一定也是得过且过,所以,要想孩子有目标,我们父母先得找到自己的目标。

      今早,思考了一番,做了思维导图,我的人生目标有两个,一是快乐的生活,二是开心的工作。就这两个目标的达成,我具体写出了每天需要付诸的行动。

    此刻我想,假如我儿子当下的目标是“快乐的生活,开心的上学”,将来再把“开心的上学”替换成“开心的干自己喜欢的工作” ,那将或许是我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