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班级授课模式提高线上教学效率
一场疫情,让这个寒假扩容超两个月了。为了落实“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如期开始。为了上好一节直播课,提高线上教学的效率,老师们可谓是殚精竭虑,使出了浑身解数。回顾近两个月来我的直播之旅,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如今渐入佳境,在这种全新体验中,我也在不断的“尝试--调整--实践”中,采用多种方式和方法,尽量还原班级授课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了线上教学的效率。
[if !supportLists]一、[endif]按时上课,拒绝拖延。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然而,刚开始直播线上课时,学生总是到不齐。虽然也已经明确了上课时间,虽然也在课前发起了签到,可等到上课点名时,总是会有那么几个学生怎么叫都没有反应。一来二去,只是一个课前点名,就要花掉将近10分钟的时间。这可不行,得想办法尽快刹住这股“网课拖延”之风。
怎么办?正在我苦思冥想之际,窗外的汽车喇叭声一下子提醒了我。对呀,学校上课时,上课铃声一响,这帮小鬼可都得乖乖进教室了,现在何不让“上课铃声”再次响起呢?于是,我在班级里重新强调了新的纪律:以后上课,老师提前3分钟发起直播,课前不点名,不等人,上课时间到就开始讲课,课后根据直播数据,马上就能发现哪些同学迟到。这样一来,既节省了课堂时间,也使学生迟到的现象大为改善。
[if !supportLists]二、[endif]师生互动,敦促每个学生思维在线。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他人传授,只有依据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建构时,才能掌握得更加扎实。然而,线上教学由于少了与学生面对面的感官交流,很容易陷入“灌输教育”的误区,纯粹“输入式”的教学只能让学生“知道”,而不能很好“理解”。为了让学生学得更积极、主动、有效,在直播中,我采用多种方式营造班级授课的现场感,加强师生互动,促使每个学生能紧跟课堂直播节奏。
刚开始线上直播时,我采用的是“课前预习+教师讲解+学生同步练习”的方式,针对学生预习中出现的问题,课堂上重点讲解,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同步写出解题过程,然后再及时跟进1-2道巩固练习,下课后10分钟内提交课堂笔记。可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有一部分学生的课堂笔记偷工减料,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将别人的作业截图后,当做自己的作业提交。可以想象,这部分孩子上课时的状态是什么样的,跑神大概都跑到爪哇国去了。
针对这种情况,我将班级授课中的课堂板演引入直播课堂:根据讲课进度,随机指定部分学生在在1分钟内将自己的课堂练习或某一题的解题过程上传到直播群内,然后让全班同学对这些作业进行点评。这样,每一份作业都被全班同学一览无余,作业中书写不规范、忘记带单位、计算错误、书写潦草等问题都逃不过在全班七八十双火眼金睛的检查,当然,被展示作业中工整的字迹、整洁的书面、规范的解题过程也都收获了同学们不少羡慕的目光。于是,为了让自己的“板演”也能受到全班同学的好评,每个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都努力地写出自己最优秀的作业.
提问是一种古老而又重要的教学方式。直播课堂中,正确、有效地运用提问,不仅可以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情况,同时还能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状态,避免学生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跑神。这几周的直播中,我也是不断改进着提问的方式。刚开始的提问,学生是通过打字回复,可一人回复后,下面就跟着一长串同样答案的回复,很难了解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学会了。于是,我又让学生发起连麦来回答问题,可连麦的方式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仅听不清楚说的什么,而且还特别耽误时间。于是,最近这几周,我就采用点名发语音的方式进行课堂提问,这就有效避免了人云亦云的困境。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也一般不做评价,而是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这样,学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提问到,即使没有被提问,还要对别人的回答进行评价,很大程度上还原了班级授课的提问模式,保证了每个学生的思维时刻在线。
课堂练习是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方式。每节课,我都要留出5-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完成课堂练习,这10分钟的时间,要求学生安静做练习,检查无误后,随即就提交作业至家校本。这样,便于我下课后及时了解学生当节课的学习掌握情况。
[if !supportLists]三、[endif]鼓励学生争当“小主播”,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
自从开始直播授课以来,我每天都要坐在电脑前备课,制作课件,上课,
眼睛、颈椎都已经开始抗议了,可我的那帮“小神兽”们是否能体谅老师的辛苦呢?为了改变我一个人唱“独角戏”的现状,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上周起,我就尝试着让学生来当“小主播”。我整理了一些重点题型、作业中的易错题和拓展类题目,每天在班级群内发一道,周末时根据周检测情况选择一些错误率较高的题目,发在班级群内,让学生自主选择题目,录制讲解视频。没想到,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有时候,一道题目都会收到好几个同学发来的讲解视频,而且学生讲的水平一点也不差,有的借助课件,有的把家里的小黑板拿出来,边讲边写,一下子就拉近了时空距离,让学生们感觉好像又回到了学校的课堂。
每个儿童都是一座宝藏,每个孩子都是行走的课程。鼓励学生变身“小主播”,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启发、带动了其他同学主动参与学习,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录制视频的过程中,也锻炼了他们锲而不舍、勇于挑战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