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
那一年的雪下的特别大,也许是洪水刚刚在盛夏肆虐过这个城市,即使在寒冬,也没有想要放过它。
医院门前,一个戴着小红帽的小孩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东张西望,眉宇间露出惊慌的神情。几分钟后,他开始大哭,看上去是和父母走失了。
坐在一旁得母亲拉紧了我的手,我不由得仰头望了一下正在排队候诊的她,她把头扭向诊室,似乎没看到眼前发生的一切。突然,一个中年妇女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抱起了正在哭泣的小孩,几分钟后,一切又恢复平静。
母亲进入诊室,叮嘱我不要乱跑,但不知怎的,我十分好奇后面发生的事,我跑到医院大门,探出头望去,那个小孩仍然在大人怀里哭泣,他们渐行渐远了。那时,年少无知的我不知哪来那么大的好奇心,踱着不稳健的小脚步,想跟上去看个究竟。结果一个转弯,跟丢了。再回诊室,母亲也丢了。
那时没有手机这么方便的通讯工具,更没有电话手表这种“高科技产物”,羞于开口的我回到了原点,坐在候诊室门口的长凳上,盼望着母亲回来找我。但,我没有盼来母亲,却盼来了我之前想跟踪的那位中年妇女。她忘我这边撇了一眼,熟练的掏出一张IC电话卡,插入了我对面的公用电话中,数秒后,传来了不属于本地的奇怪的乡音。更让人奇怪的是,当她回过头时,长凳上的小孩仿佛从未存在过。
她挂了电话,有些焦急的望了望诊室,医生和患者还在为高昂的药费争论不休,但是,小孩是不见了。那条走廊的尽头,是一间厕所,除此之外,没有其它的通路。她慢慢的收回手中的电话卡。向厕所靠近。正当她要探头进来时,一个沉重的男声叫住了她,于是,她快步走掉了。
在当年,不分男女的薄木板公厕门后,一个小男孩一只手捂着自己的嘴巴,眼眶中的泪水“噗嗤”一下就流了出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在听到熟悉的母亲的呼唤声后,我回过神来,冲了出来,拥进了母亲的怀抱。那么温暖,那么踏实。
十年前。
坐在小升初作文补习班上课走神的我,被老师的作文题目拉回了现实。“今天的课后作文题目是《一件往事》,大家可以回去翻一下小时候的玩具什么的,睹物思人嘛。下课。”
回到家,钻到床下翻了很久过去的东西,除了几件破烂的棉袄还有一本满月纪念册,好像找不到什么其他的东西了。正当我准备随便糊弄一篇的时候,包着纪念册的泛黄的当地报纸上的一则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准确的说,应该是直接把我拉回到了那天。
我连忙去找报纸右上角的日期,虽然已经有点模糊,但还是依稀可见是“1998年12月25日”。
是的,在那篇醒目的头条《我市最大天主教堂举办活动与市民共度圣诞节》的下面毅然印着《我市一名3岁女童昨日在xx医院走失,警方追击直捣人贩集团》的标题。可惜的是,报纸只有封面这一张了,没办法看到新闻的具体内容,但是,知道人贩集团被粉碎,我还是在后怕之余感到一丝安慰,毕竟,结果应该是好的,尽管那天还有几天才到3岁的我的直觉没有错,但是好在那个女童应该没事。
于是,我把报纸认真的读了几遍,努力回忆当时的事件,交了一篇满意的《一件往事》上去,奇怪的是,老师虽然给了高分,但是却一反常态的没有把这篇文章在班上念出来。当时我给自己安慰,也许老师要念的文章太多了,所以我的没时间就不念了。
再后来,作文课堂换了个女老师,虽然教的很好,但是大家还是很想念原来幽默风趣的男老师,也有同学下课无事去办公室问过此事,但办公室老师都异口同声的说不知道他去哪儿了,为此,许多学生还伤心了好一阵。
五年前。
高二的那个暑假,燥热异常。电视里不断的播报着新闻:“今年x市或达历史最高温。请市民做好避暑工作。”
由于即将进入高三,学校把长长的暑假缩短到了两个星期。很多同学在骂娘的同时,丢掉了作为“预备毕业班”的名头和成堆的作业,规划这在这一年中最后一个长假好好出去玩一下。当然,这其中也包含我。
不断往省图书馆跑的我表面上是和小伙伴约好找一个凉爽的地方专心写作业,其实正在筹划着要和谁去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在抛开了作业与课堂的烦躁生活后,我只想去某个荒野小镇,好好呼吸下山里的新鲜空气。彻底放松一下。仅此而已。但小伙伴们眼里虽然泛着光,大抵都被家长或者辅导班约束着那条红线。
终于,机会出现了。彼时,某个亲戚的公司正在做给某山中希望中学送爱心的活动,见我即将高三,复习不易,便答应带我前去,虽然只有短短的3天,路程也不出省。但还是给我最后一个长假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吧。我这么想着。
路程比预料的要长,虽然我之前也对目的地做过调查,但没想到高速不长,盘山公路又臭又长,甚至在山涧,还用上了运车船才让车渡过去。
艰难的爬到了另一座山的山顶,人家整个村的人都已经夹道欢迎了。这阵势着实令我惊讶,更令我惊讶的是,是这里绝美的风景和淳朴的人情。
群山间云雾缭绕自是不必说,凉爽的山风瞬间让人远离尘世,还有碧绿的水,茂密的森林点缀其间。村里的阿嬷卖的卤鸡蛋五毛钱一个,将我们来了连五毛也不愿意收,在捐献现场,整栋3层教学楼的学生趴在栏杆上,异口同声的唱《感恩的心》的场景,可能也是绝无仅有。震撼异常。
亲戚公司忙着捐赠物品时,学校领导领着我们这些家属参观教室,说是参观,其实只是在一个装修较好的教室和一些学生教师代表聊天。5个学生,看上去都特别爱学习,谈话同时还不忘手中的笔记本,而让我更震惊的是,我很确定,那两个老师中的一个,就是我曾经补习班的作文老师。他脸上独有的瘦削和脸颊旁的痣让我不会认错,只是可惜,时光荏苒,彼时的我,还是半个小学生,现在,已经即将成为大学生。
我不知道他是否认出了我,但我记得有那么一个瞬间,他朝我笑了一下。我真的很想跟他打个招呼,但又犹豫,害怕认错人。
晚上,躺在当地规格最高的6层楼酒店床上,看着在城市里很难见到的满天繁星,我却还在后悔当时没跟他打个招呼。回想着当地的美食,美景,感动人心的淳朴风情,我渐渐进入了梦乡。
一个月前。
当我坐在书桌前,为了一场大考准备的如火如荼时。亲戚突然递给我一封信,还连忙跟我说不好意思。是应该五年前给我的,一直和文件放在一起给忘了。我正奇怪,这年头还有谁用信这种东西,五年前智能手机也应该普及了。
定睛一看,这熟悉的笔迹,上面有力的写着:“谢谢你。”说也奇怪,不知道为何,我好想在哪见过这笔迹,但却又想不起来。
打开信封,只有一张纸。上面以“xx希望中学”开头,我瞬间明白了。不会是哪个感恩的学生吧。接下来的一行让我错愕,竟然是我的名字。
整封信只有寥寥几行,但却句句诛心。“老师认出你了,长大了呢。你的作文写得很好,很抱歉,老师没能读出来。因为,老师就是小女孩的爸爸啊。谢谢你一直以来不错的作文细节描写,给了老师许多想法,现在,老师也有自己的任务要去完成了,有缘再见吧。”
合上薄薄泛黄的信纸,沉默良久。
现在。
坐在电脑面前的我,打下这些文字,不知道该说什么。也许,世界真的很小,又或许,世界其实很大,但是,总有些东西,如果不知道珍惜的话,就会不知不觉的溜走。当它们变成一件往事,再回头品味,能品味出什么呢。
或者说,我们已经麻木去品味,任往事随风而去,只想着过好每一天,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忘记自己曾经的豪言壮语?也许吧。但是,也许某日深夜惊醒时,是否还能够记得曾经有人在试图让你回归初心,让渐渐麻木的你明白奇迹是有可能发生的,曾经的往事亦能够翻出新的篇章?
至今,我还忘不了女孩的小红帽和哭声,老师讲台上看似幽默风趣的授课和坚定的字迹,以及那些朴实孩子们的《感恩的心》。
善待身边的人吧,也许,他们不知何时,就会成为你的往事了呢。
Ben
2018.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