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内卷”开始变成了一个热词。从行业竞争到学习考研,从来都不缺所谓“内卷”的身影,很多同龄人都在抱怨现在的竞争太激烈,喜欢用内卷来作为“佛系”的挡箭牌,我以为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
为何我说是“一定程度上”?因为所谓内卷指的是一类行业的发展停滞,进而演变为我们口中的“内卷”的则是因为前者而导致的恶性竞争。
恶性竞争本身不是件好事,但是倘若把两个词拆开,竞争本身是没有错误的。纵观人类发展至今,从朝代更迭到科技进步,竞争始终是一股强大的驱动力,可以说如果这世上没有了竞争,事物的优劣不被区分,最终剩下的只不过是一片混乱。
每次提及内卷,我脑海中就会蹦出另一个词——佛系。因为“内卷”,所以“佛系”,这是当今社会的通识现象。以邻国日本为例,在上世纪日本经济最发达的时代,“昭和男儿”成了象征阳刚、自信与坚韧不拔的代名词;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后,经济增长的停滞以及巨大的竞争压力造就了一批批“平成废宅”,因为觉得自己没前途,所以干脆直接放弃奋斗,选择躺平。
如果说发达国家的内卷是种难以逾越的现实,那么打个比方,00后眼中的内卷就好比一扇门,明明门的顶部离你的头还有一段距离,可你却下意识地低下了头,选择以一种卑微的姿态俯身而过,白白浪费了一个挺直腰杆展现自我的机会。
对我们这代年轻人而言,“内卷”这个词轻易用不得。别人去图书馆借了两本书,你说人家卷;别人去趟自习室写个作业,你说人家卷;别人抽空背了几个单词,你又说人家卷;一顿指指点点以后,看着躺在床上的自己,心想:“反正内卷也没有意义,充其量替别人当个分母,还是躺着好。”
凭心而论,生活中有很多一点点积累向上的事情根本算不上是内卷,某种程度上,这是为了生存而采取的一种手段。学生要靠学习,员工要靠业绩;这些分数和工资又不是大风刮来的,不求什么年级第一,不求什么最高绩效,但是起码分数要对得起学生的身份,工资要对得起“顶梁柱”的称呼。
别再每天把内卷挂在嘴边,下次“指点江山”的时候先仔细想想,以自己的眼界和见识,配不配得上“内卷”这个词。
别让内卷成为阻碍自己前进的借口,先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然后你就会发现——曾经的自己是个目光多么短浅且又渺小到尘埃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