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学了这么多年的古诗,我还是不知道古诗对我到底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宋朝诗人邵雍有一诗《读古诗》:
闲读古人诗,因看古人意。
古今时虽殊,其意固无异。
喜怒与哀乐,贫贱与富贵。
惜哉情何物,使人能如是。
我不知道诗词对于我来说是这样的一种感觉,大概是才识疏浅,功夫不到家吧,第一次觉得诗歌很美好的时候是在我上学前班的样子,对于那时的教育,应该是揠苗助长,很多要到一年级才学的知识在学前班的时候就已经学过了,所以即使我还小,也还认得蛮多汉字的,好像因为老师说要买一本绘画的书吧,然后爸爸就给我买了一本白雪公主的图画临摹本,我应该是让老师和爸爸失望了,书上的图画我没画几幅,倒是书上那被挤在旁边的诗歌我看了一遍又一遍。
我好像懂了那千年前古人的智慧,那寄托的情怀,“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这是我记得最牢的一句诗了,当时我就在想,危楼?那李白不怕死吗?万一那座楼塌了怎么办?还有那做楼一定很高,不然怎么摘得到星星呢?我也挺想摘到天上的星星的。
后来就如大多数小朋友一样,对诗词并没有深入地了解,诗歌的阅读和赏析,也仅仅只限于语文书,老师讲的也就那几首诗,但是由于每次弟弟发语文书的时候我都会把他的语文书从头到尾再看一遍,那些诗歌我现在依然记得很清楚,“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是李峤的《风》我很久没有背诵他们了,但是没想到他们还在。 重新拾回诗词是上初中了,我遇见了李清照的《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词很美,李廷机的《草堂诗余评林》称此词“语意超逸,令人醒目”,它那独特的艺术魅力使我深深地沉醉,她该是多么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清丽女子啊。“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她是“千古第一才女”纵然不错,当然她也是一位美丽可爱的大家闺秀,她有她的情,她的意,她的苦,她全都寄托在词上,上帝把所有的幸运都给了她,却在她后半生的时候突然又弃她而去,她的后半生,只能说是太纯真,没有识破小人的诡计,果然她还是她太自由率真,其实一生爱美爱自由的李清照心里始终活跃着道家的思想。她的号“易安居士”就是源于陶渊明“依南窗以自傲,审容膝之易安”的意思。喜欢她的俏皮可爱,如《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还有她的霸气的爱国情怀《如梦令》: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她就是她,不一样的烟火,给了我不一样的感觉。大概她是我最最喜欢的一位文人了吧。她有着女子最美好的形象,既有阴柔的一面,又有刚劲的一面。
有时候我会想到底是谁创造了怎么美的汉字,明明就是平常我们所用的字,组合起来却是这般的深渊开阔,甚至有的一个字在那句诗里往往能扣住全篇的意境。华夏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也许我一辈子连它的千万分之一都可能了解不到,但是只要我不死,我就一天不会放弃我所热爱的诗词。
现在的我就像一个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在诗词的世界里摸索着,寻找着,也快乐着。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管贫穷与否,我都愿意与诗词执手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