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群本不活跃,中年人的同学群则更是如此。
同学群一多,初期激情一过,好像一发言就要发红包一样,惜言如金。
毕业整整三十年了!就连有同学提议搞个三十年聚会,都如泥牛入海,消息全无,响应者寡,不了了之。
毕业后的同学如同同一苗圃里的花木,时间一长,差距越发明显。有的已长成参天大树,有的已经硕果累累,有的如极难开花的傲骨铁树,有的似静立路旁的绿色篱笆。
命运不同,修为有异,结果就大不相同。同学里有的成为大学教授,市县领导,有的成为学术诗人,学校校长,也有的成为房地产商,创业老板......当然,大多还是手执粉笔,身站讲台,心系学生的骨干老师。
某日,无意中看到,在油溪镇做中心校长七年的同学得到电视台嘉奖报道,我把链接发到班群。
一石激起千层浪,连片点赞万人回。
陈教授是邵大哲学系的,爱国且刚直,是群里平时的发言担当。他喜欢吟诗,经常有很不错的七绝发到群里和朋友圈。对群里讨论的生活现象与群里自己或他人分享的美文,其点评非常到位且犀利独特。教授立马跟上,原文摘录如下:
成绩都是一点一滴用汗水和智慧浇灌出来的;名誉都是用无声流逝的时光和始终如一的大爱锻铸起来的!向老同学致敬,向新化人民的好校长致敬!
我就发个大拇指表情,跟着激他一下:“教授再来首七律啊!”谁都知道七律比七绝难。
但他欣然应允:“没问题,现在正在学校教工食堂吃饭。”还附一微笑表情。
我立马回:期待佳作!
半小时后,我也吃完了中饭,午睡前照例先看看手机。
教授发言了:刚才食堂吃饭跟老师们聊天去了!
我回:嘴够累的!
教授附一大拇指表情,把诗发出来了:
赞老马精神
油溪校长马X青,
乐下基层硕果盈。
不慕虚华甘奉献,
七年一日见真情。
接着来一句:七律没有,来首七绝。附微笑表情。大家一片点赞。
他@所有点赞的人:对于大家的呼应和关注,一并感谢 。附一抱拳表情。
又@我: 恰好碰到几个聊得来的,微笑。
我饭后无聊,也@他:
输入与输出并重,
物质与精神齐享;
吃饭聊天两不误,
只是辛苦两块皮!微笑。
担心辱没了他的尊严,赶紧说:开个玩笑,还望海涵!
他马上@我回应: 点评到位,兄弟果然风趣见才,大拇指。一切都刚刚好,开始午休,再聊,兄弟们!
我带着回味,午休到14点后:在恭维声的甜蜜午睡中不愿醒来。当官者讲求完美,从教者注重形象,惟不才散漫不羁。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近教授者学也!
另外一同学发微笑与大拇指表情。
我@他: 谢谢!生活本不易,何不玩笑之。
没多久,教授@我:
当官者讲求完美,
当老板的重形象!
惟不才散漫不羁,
竟然睡午觉去了。
近朱者赤,
近官者鸿,
近老板者达也!大拇指
我@他:暂且不老,死板而已!抱拳
他稍后@我回复:
咬文嚼字了不是。
乘改革东风,
发该发的财,
做该做的梦,
年轻的老板
如雨后春笋,
可说遍地都是啦!微笑。
我无言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