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我们作为在祖国母亲怀抱里成长的花朵,作为新时期警校大学生,在警文化的熏陶下,更是要践行礼法,克己复礼。
问礼,询问礼法,学礼。说到“礼”,就不得不谈到我们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天生不仲尼,万古如长夜”是人们对孔子在人类历史文明礼仪教育上做出的杰出贡献的极大称赞。孔子认为,礼仪是一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是人安生立命之根本。春秋时期,西周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礼乐制度,因此孔子非常向往周文化,曾入周学习礼乐,他曾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在《礼记·曲礼下》也记载着“在朝言礼,问礼,对以礼。”由此可见,孔子对于礼法如此推崇,礼法对人立身成败的影响之大。
何谓礼法?《资治通鉴 周纪一》中记载司马光说“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译为:我知道天子的职责中最重要的是维护礼教,礼教中最重要的是区分地位,区分地位中最重要的是匡正名分。什么是礼教?就是法纪。什么是区分地位?就是君臣有别。什么是名分?就是公、侯、卿、大夫等官爵。简言之,古代礼法是由于严苛等级制度产生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君臣关系。由此引申,随着时代的推进,在人人平等的现代社会,礼法则慢慢温和起来,现如今是指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真诚尊重、平等适度 、自信自律 的行为准则。
身为警校生的我们,要从三方面践行礼法,其一,规范个人内在素养,谈吐不俗;其二,注意自己言行举止,衣着合体;其三,规范个人接人待物,胸怀宽广。首先,个人素养的提升需要我们不断汲取知识,多看名人大家的著作,使其转化为自己的能量,修身养性。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正是此意。另外,要培养自己的优雅素养,还要注意自己言行举止学会慎独。君子慎独,小人自嫌。无论何时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做一个览闻辩见的谦谦君子。再者,我们要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注意警容风纪。曾经有位老师在课堂上开了个玩笑:警服可以拯救我们外表的先天不足。确实如此,警服上身,自然散发出预备警官的大义凛然与浩然正气,精气神儿倍儿足,因此我们应该珍惜每次穿警服的机会,每次都穿出警察气质。最后,与人相处时要以和为贵,秉行“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原则。与人相处产生矛盾时要忍让,要推己及人,要为他人考虑,更要尊重包容他人。
荀子说过: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法之所涉及极其广泛,几乎渗透国家社会家庭等各个方面。践行礼法之路,任重而道远。对一个人来说,礼法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法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直接彰显。因此,对于身为预备警官的我们来说,应该学礼知礼明礼行礼,身体力行学院“德才兼备,文武双全”的校训,积极参与学校社会组织的文明礼仪建设,发扬中华名族文明礼仪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