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立春》已两月有余,心中始终不能忘怀。
乍一看这仿佛是个歌颂梦想的故事,或者是描述一个追梦女青年求而不得的故事。很多人纷纷说“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一个卑微的人却拥有最伟大的梦想”。然而实际上我认为完全不是这样。非关美丽的圣洁的人人敬仰的梦想,只是丑陋的平庸的人性的不甘心而已。
小镇女教师王彩玲有一副惊为天人的好嗓子,闻者驻足听者叹息,实力完全够得上中央歌剧院。但是因为她穷,因为她丑,因为她没有北京户口,因为她没有关系,所以就一直只能在一个小乡村里做一个音乐教师。但是她一次又一次的不甘心。她觉得可惜,觉得浪费才华,觉得自己是不该在一个小镇里的。就像后来那个芭蕾舞老师感伤地说“在这个地方,艺术特长,就像是六指一样,它多余,它没用,还让你成为一个怪物”。王彩玲必然也是这么想的吧,伤感着自己的遭遇。
其实何必呢。有才华就一定要把才华用尽不可么。文字惊为天人就一定要成为作家么,不然就整天郁结于心感叹自己空有满腹华章么?音乐天赋犹如当代莫扎特就一定要凭音乐成名么,如果沦落到街头买菜就要怨天怨地怨命运?痴迷绘画就一定要追求一作千金?这种嘴脸真的很难看。
为什么当你是个一无所长的普通人的时候不怎么痛苦,一旦成了一个有着特殊天分的普通人的时候你就变得痛苦了呢。才华是用来享受的。一个农民工拥有一副好嗓子,虽然不能成为明星但可以享受这副好嗓子带来的乐趣;一个超市收银员有绝妙的文笔自己下班写两笔,在论坛网站上贴文怡然自得,有什么不好。有一点天分就迫不及待地希望这点天分能拯救自己糟糕的生活,能给自己带来金钱地位和荣誉,姿态狼狈,有失从容。自己把自己折腾的很惨。
梦想和不甘心有着微妙的区别。梦想只是一种只管往前走的追求,而不甘心是一种死死抓住不放的追求,近似耍赖,不行也得行。电影里的王彩玲真的是因为想要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平么?不是的。她想要的只是北京人的身份,中央歌剧院的舞台,受人尊敬的身份,周围人的肯定。这一切本来无可厚非,但若用梦想来概括这件事情,无异于一个侮辱。
如果想要幸福,应该是自己摆一个小摊或者安安分分做一个老师,然后安静地学习就可以了。空谷幽兰当然很好,但如身为空谷里的幽兰,不懂得孤芳自赏偏要拉着路人来嗅她的芬芳就真的很不幸。
才华不会带来不幸,心态才会。如果有钱,就大胆的挥霍,如果有才,就好好享受。让这些东西困住自己多傻。
说到这里又想到王彩玲和黄四宝之间的感情纠纷。人呐,莫要太执迷了。
《立春》这部电影是很好的。值得挖掘的地方很多。不过没有争议的地方也就不提了。《孔雀》和《立春》都给人一种真的不能再真的感觉,对《最爱》没有多少爱。期待顾长卫哪天再有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