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52期“守”专题活动。】
暑假在西藏旅游时,我们的导游小马是个很健谈的八零后。他在内地读过大学,普通话讲得挺好,对藏文化也颇有研究,一路上他都在给我们讲解西藏的风土人情,让我们能深入地了解西藏,其中有个关于西藏三人乡故事令我记忆犹新。
那天照样是个好天气,小马上车后跟我们打过招呼后,便微笑着询问我们:“西藏有个三人乡,你们听说过没有?”
第一次听到还有三个人的乡,我们一车人都笑了,我们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迷惑地看向小马。
“这是真的,那个乡叫玉麦,只有三个人,父亲和两个女儿,他们在那儿放牧巡山守边。”小马笑着说。
我们“哦”了一声,对这个话题显示出极大的兴趣。
“为什么这个乡只有三个人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小马看着我们问。
“想知道。”我们喊了起来。
接下来小马侃侃而谈,我们听得非常入迷。
原来这个叫玉麦的乡村位于西藏山南市隆子县,是中国人口最少的行政乡,但是这儿土地面积辽阔,有3644平方公里,其中近半面积曾被印度占领。这个地方虽然名为玉麦,但土地贫瘠到青稞长到齐腰高也不结穗,土豆只能长大拇指那点儿大。此外,这个地方几乎与世隔绝,想要到达这儿要翻越两座5000多米的雪山,穿越沼泽遍地的原始森林和陡峭山谷,每年11月至次年5月大雪封山。以上两个因素导致玉麦物资匮乏,生活必需品要从山外运入,往返需十几天,生活的困难可想而知。
玉麦乡成立之初曾有少量住户,但因生活艰苦陆续迁离。后来,当地政府决定把剩下的村民全部迁出,绝大多数村民都很积极地配合,只有桑杰曲巴一家拒绝迁出。干部们多次上门劝说无效,只好让他们先住一年,一年后如果熬不下去了再搬迁。
一年后,干部们再次上门,桑杰曲巴表示不搬迁,他要带着两个女儿卓嘎、央宗守护这片土地。从此,在长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他们的一栋房子既是家,也是乡政府,玉麦成为中国唯一的三人乡。
当看到玉麦山头飘起外国国旗时,桑杰曲巴愤怒地爬上山头拔下国旗抗议:“这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他手工制作国旗,用红布剪裁,黄布剪出五角星,告诉女儿们:“五星红旗飘扬的地方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
桑杰曲巴对女儿们说:“在玉麦这片土地上,放牧就是巡山,巡山就是站岗。”他们每天到边境附近放牧,用最日常的行为宣示国家主权。
面对外来势力的威逼利诱,桑杰曲巴毫不动摇。曾有印度兵软硬兼施承诺“给地、给钱还给粮”,但他丝毫不为所动。
桑杰曲巴为守护这片土地做出了重大牺牲,他的妻子在翻越日拉雪山看病途中不幸离世;小女儿其加卓玛也在15岁时被风雪掩埋在同一座雪山上。
最苦的时候连食盐都吃不上,但即使政府安排他们迁到条件较好的曲松村,不到三个月他们又返回玉麦。桑杰曲巴说:“如果我们走了,这块国土上就没有人了!”
桑杰曲巴一家多年的守护得到了祖国的认可:2017年卓嘎、央宗姐妹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18年荣获“时代楷模”称号;卓嘎作为西藏全国人大代表参加全国两会,受到习总书记接见。习总书记回信强调:“有国才能有家,没有国境的安宁,就没有万家的平安。祖国疆域上的一草一木,我们都要看好守好。”
听完这个故事,车上很多人陷入了沉思。西藏玉麦乡“三人乡”的故事,是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守边传奇,展现了平凡人在极端环境下对家国信仰的非凡坚守。我不禁对桑杰曲罢一家肃然起敬,“家是玉麦,国是中国”,多么响亮的口号,多么令人感动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