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树枝或树根,在村夫眼里,它就是柴火;在艺术家眼里,它就有可能是一件艺术品。如崖柏、如根雕。
一块黄金,在艺术家眼里,它是可以做成艺术品的金箔;在商人眼里,它就是“金钱”、财富、数字。
一块石头,在农夫眼里,就是可以垒羊圈的材料;在艺术家眼里,它有可能是一块石雕的原形。
艺术是什么?所谓艺术,无非人心和取舍。所谓艺术,就是我喜欢的、我精通的。或者,我拥有的或我需要的——所谓的艺术品拍卖不就是这回事儿么?价值只数十元、数百元、数千元的东西,经过人心人手的加工,经过“操作”,就有可能翻身无数倍。在这里,艺术是什么?是人心,是造作。
如果一件东西能够(或必须)以价格来衡量,它就还不足以称为真正的艺术。
艺术有标准吗?因为人心的分别,它才有了所谓的“标准”。但是另一面也可以说,人心若没有分别,艺术才有了真正的标准(果能如此,还需要所谓的“艺术”吗?)
佛眼看秽土亦是净土,这早已超越“艺术”的概念和范畴。佛眼看一切都是“艺术”,是实相故。但是人间造作的一切又都不是艺术,虚幻故。
净土宗开宗祖师善导大师是弥陀化身,大师的佛教艺术造诣名扬海内,上达天听,皇帝下诏命他为检校僧,负责主持监造著名的龙门卢舍那大佛。大师督造的卢舍那大佛,似乎超越了时间与空间,每一方人、每一时代的人,都在一睹的当下不约而同地惊叹他的庄严精妙、磅礴气势,仿佛大佛所打动的,是人类内心的最深处。
深体佛心而又具有登峰造极艺术造诣的善导大师,将佛的大慈大悲、大智大慧如此真实巧妙地展现在这个世间,这是真正的艺术。
敦煌莫高窟,那数以千壁的壁画和许多珍贵的塑像,那个是艺术。它是开放的、包容的、沉淀的,虽然它也是人为制作,可是它的佛像绘画、色彩使用、造型表达、乃至笔法的某个细节,是能给全世界无数人以启迪和欢喜的。它赖以传达美的“体”是清净的,则其“用”也是清净的,在这方面看,它是无价的。
所以世间的一切,如果有可以称做是“艺术”的物件的话,它的“用”必须是向上、向净的,是让人远离染污、贪图的。否则,它只能是一个“物件”,而不是“艺术品”。
一件标价数千万的文物,在一个荒岛,并不如一个馒头更珍贵。一件古代的稀世珍宝,在酷热干燥的沙漠里,并不如一碗水更珍贵。但是一碗水或一个馒头,如放在高楼林立、财富横流的拍卖场,也真的不如一个古玩“值钱”。
价格和价值,如果离开“处所”的相对和“稀有性、稀缺性”的绝对存在,是不必谈的。
所谓稀世珍宝,不也都埋没在了滚滚黄沙里吗?那无数的曾经被奉为艺术的宫殿,不也都是残垣断壁了吗?
在人眼里,艺术和艺术品往往是财富、资源和聪明才智的代名词。在佛眼里,如果说佛会有分别什么是艺术什么不是艺术这个可能的话,那就可以说,无常幻灭是艺术,常乐我净也是艺术。
如果以“稀缺性”来衡量的话,最难得的”艺术“是什么?是物件儿?是古玩?不,这都是可得的,是生灭的,是要败坏的,还不够稀缺。最稀缺和难得的,是“永恒”,是“不生不灭”,是没有衰老,是绝对清净,是“无有众苦”。
这儿有吗?没有。他处有吗?有。《阿弥陀经》告诉我们,“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如此稀缺难得的“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凡夫如我,怎么得到?佛又告诉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乃至十念、若一日至七日,若上尽一形,临命终时,佛与圣众必来迎接,得生净土故,必得成佛,得无量寿命与光明”。
这才是真正的艺术,这才是绝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