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出了一份某高校《最强大脑》的题目,当了一回出题人虐待参赛者。有一道题是这样的:有限时间内记忆10行每行30个乱序二进制数字,然后回答选择第4到第7行的第7到第14个数字的正确排序。A B C D 四个选项,我绝对不会把正确答案放在A 。为什么?因为这种需要一个个数字扫描确定正确答案的题目如果我让你看到第一个选项就是正确选项那也太节省时间了。网络上疯传不会就选 C ,那就 B 吧。那错误答案答案有什么特征吗?有!和正确答案一处不一样。废话!那,和正确答案都有共同之处吧。这绝不是废话!那怎么确定确定正确答案呢?有着每个错误答案都有的共同之处。
先来看一组典型的答案是:
(a) 31938 (b) 31929 (c) 31928 (d) 32928 (e) 31828
按照我们上面说的,只要我们研究一下选项的结构,就能看出选项(c)是“正确”的。为什么呢?试试看吧。
你知道这些答案是由一个人而不是一只鹳设计出来的。这个人希望你只要犯一点错就会选择错误的选项甚至算了半天选项里没有你要的答案!
或许你会觉得我是自编自演,那我们来看一道2015年高考数学题:
这道题如果你想正面解决,你必须知道圆锥体积怎么算,怎么根据弧长算出半径。但是,根据我们上面说的,看到圆锥这两字,就要想到1/3,出题人肯定想到会有考生忘了这1/3 所以有22和66这两个刚好是三倍的关系的选项,所以答案选B 。
但是,如果我现在告诉你,咱们还是要老老实实学习吧,你会不会想穿过屏幕打我?但我必须告诉你,我试图只看答案不看题目或是稍微看一下题目然后强制自己不去想可以直接解决问题的公式。10道题我做对了3道。这是什么概念?这么说吧,如果我高三时选择题错了三道,那是要被老师找我谈话的,而我现在居然只对了三道!当然是在我没有运用任何专业知识的情况下,我把自己当逻辑学家的情况下。我们再来看几道高考题,同是2015年的,前5题基本70%的考生不粗心的话都可以答对,而如果你按照我上面说的,那完全是相当于瞎蒙了。
那我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文章浪费彼此的时间和精力呢?
大多数人都接受过学校教育,而且是过量的学校教育,因此形成了一种本能,会紧紧抓住看起来像是“问题”的第一个表述,然后尽快“解决”它,因为大家都知道,在考试中,速度很重要。还有就是集中注意力。老师为什么这样教你?因为考试这样考你?因为老师这样教你?所以,当你被困在学校中,想要努力在这样一个糟糕的环境中取得最佳收益的时候,抓住第一个问题描述,迅速进入状态并一直遵循这一描述恰恰是你应该做的事情,甚至在其他个别情况下也是。
那我的捷径什么时候用呢?
在做你不会的题目时用?不是因为我觉得运用捷径的正确率只是稍微比你瞎蒙的高一点点,而是你不会做的题,是难题,谜题故意设计得有难度,但也暗示题目背后有一个出题人。你一定知道,如果题目没有一点不寻常的困难之处,出题人就不会把这道题拿出来区分考生的优劣了。讽刺的是,正是出题人提高难度的尝试给出了一点答案提示,证明我们研究中的捷径是有必要的。所以,你应该在解决难题的时候运用捷径,这就好比如用代入法时往往应该从B 开始而不是A。
一句话,学着从试题作者的角度来“读”试题就是捷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