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款名为《旅かえる》(译名《旅行青蛙》)的游戏火爆了网络,游戏的模式类似于QQ宠物,但是这只青蛙,可比企鹅佛系多了。
我记得十年前玩QQ宠物的时候,小企鹅会吃饭撒娇生病甚至死亡,它一上线,就要陪它玩耍,否则它就会不开心,是非常粘人的一小只,因为不想看它生病,又没有太多的时间照顾它,无奈之下,我禁止了QQ宠物的启动。
而在朋友圈刷屏的这只青蛙,简单,冷淡,无欲无求,可以说十分适合佛系青年养了。
1
青蛙的养成方式,没有多少套路:收割院子里的三叶草,去商店给它兑换一些食物和装备,再把买来的东西放在桌子上或者背包里,小青蛙会自主选择接下来会做什么,几乎不受你的控制。
比如它会背着背包出去旅行,你可能好几天都见不到它,它只会寄来一张明信片;比如它会一直看书打瞌睡,或者偷偷写信,你想让它出去玩都不可能;它还可能干活或者吃饭,你没有权利让它停下来。
比起全程需要人陪伴照顾的电子宠物,旅行青蛙的可操作性很低,你只能通过购买的物品,决定它要去的地方和时间,南瓜百吉饼分量大可以去很远的地方,选择不同的包裹布可以去不同的地方等等。
于是倒有些佛系青年不淡定了,纷纷在朋友圈表示:我的蛙怎么还不回来,怪想念它的;我的蛙怎么不出门,它都在家待了一天了。
还有的人像养孩子一样养蛙,无时无刻不惦记着这只可爱青蛙的去向,但是蛙不在家,点开软件除了收割一下三叶草,也没什么好做的。
这只独立的小青蛙,有自己的想法和计划,不用你寸步不离,它也可以活得潇潇洒洒、自由自在。
有人说,养蛙游戏让人瞬间理解父母;有人说,屏幕里的青蛙太孤独了,为什么没有另一只青蛙的陪伴。
但是我倒挺想活成这只酷酷的青蛙的样子。
忍不住想起阿桑的那首《叶子》:我一个人吃饭旅行到处走走停停,也一个人看书写信自己对话谈心。
原本以为这样的生活孤单的无可救药,年纪大了才知道,既能耐得住喧嚣的烟火气,又能够心平气和的独处,才是人处世上该有的通关技能。
2
旅行的青蛙,会遇见很多的朋友,有蜗牛、乌龟、蜜蜂等等,他们在旅途中相识,有的会留下合影,有的会常常来串门,蜗牛梅梅来家串门,我的蛙出去旅行了,我喂它吃了食物,它回赠了四叶草。
能够拥有一个不用提前打好招呼就能来串门的朋友,是多么的可贵,就像爱情公寓里的那些人,不用担心被他们看见不修边幅的自己而受到嘲笑,不用掩饰自己的情绪,哭的时候有人递纸巾,笑的时候有人比你笑的还大声,所以啊,这只独自旅行的青蛙,其实从来都不孤独,孤独的是玩游戏的人。
礼尚往来的友情,才最长久。
青蛙旅行带来的特产,分给朋友享用,而朋友又会赠送新的礼物,有来有还,友情才能绵长不息,爱情也一样,单方的付出,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都是不公平的,当这种失衡的状态超出了对方的承受,结果只能是感情的城池土崩瓦解。
不论何时,都别做感情里蹭吃蹭喝的那个人,你给予我面包,我送你牛奶,我们不需要每天都见面或联系,但我有随时迎接你到来的准备。
3
很多过来人都会教我们如何与人相处,却没教我们怎样做到高质量的独处,著名导演费里尼说:“你必须很喜欢和自己做伴。好处是:你不必为了顺从别人或讨好别人而扭曲自己。”
独处的青蛙,会安安静静的带上行李去旅行,回来了会背着主人偷偷写东西,不用谁去提醒,它就能自己在床上翻看着书本,一只蛙吃饭也大口大口吃的香甜。
只有独处的时候,我们才能看清真实的自己,我们摘下面具,一个人面对着钢筋水泥里的灯红酒绿,是悲伤,暴躁,还是平静,分秒必见。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能够一个人专心致志的做些什么,但凡能从中得到喜悦和从容,便是独处的高境界了。
比如我每天都需要拿出时间来写东西,有时会写个故事,有时只能写个段子,但不管写什么,都让我得到了精神上的慰藉。
这件事情我们无需做到完美,我也喜欢拿着相机去外面拍一些照片,有懂摄影的人会说你这构图曝光都不合格,但在捕捉那些美好瞬间的过程里,我已得到了最大的享受,那些废片,帮我记录着某年某月某日的所见所得,亦能记录着当时的喜怒哀乐,对我来说,便足够成为一种与众不同的纪念。
记得在某个订阅号里读过一句话:“高质量的独处,是我身在苦难,仍能感受诗意感受远方,感受一个人的静谧时光。”
无论你处于多么繁华的群体里,也请你具备独处的能力,一个人思考,一个人面对,一个人欢喜,拒绝低质量的社交,享受高质量的独处。
最后,愿你们相遇时,风和日丽;愿你们分别时,落落大方;愿你们独处时,也能自由诗意。
-END-
作者简介:985大学工科女,却是文字痴迷患者,小说网站签约作者,感情细腻,热衷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但也偶尔逗比,偶尔奇葩,星座处于双子与巨蟹交界,女汉子与软妹子的双重性格,快来关注我,我们一起愉快的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