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活着,把人生活成了死局
亲人不亲,朋友不近,爱人不爱,事业不起,学业不精……年少无为,庸碌平庸,寸草不生的孤岛。这是我对21岁的自己的评价,每一个字都在滴着血,每一件事都在流着泪,每一个人都在冷眼相对。
5岁的时候,父母不疼爱。农村孩子,又是女孩,活着就行,谁会在意一个女孩的思想,更何况是5岁女孩,大家觉得,你哭够了就会笑的。
10岁的时候,智力稍显,就说你聪明之人,其实是女孩子希望大人关怀的把戏,男孩子不屑一试,以庸碌一面示人。勤学勤劳是女孩子的美德,同样的年纪不同的对待,只是因为那尚未发育的生殖器。女孩是要去伺候男人吃喝拉撒的,男人是要去顶天立地的,分工自然不同,这是他们的想法。
15岁,懂得一些人生道理,明白男女有别不是在公共厕所,而是家庭餐桌;明白个人奋斗可以改变女孩自己的命运,是以学会“叛逆”“无礼”,不再外向可爱,变得木讷寡言,于是被训目无尊长。
20岁,终于知道,过早的反抗也是自寻死路的一条,学会妥协退让,圆滑可爱,褪去棱角以及真心。进入大学,学会处事,见识社会险恶,生存困难,贫富差距,明白原生家庭之罪为何物,父母却衰老又兼慈爱。一心委屈只有随风而去。
近日的自己,没有斗志,没有动力,活的庸庸碌碌,不知道目标在哪里,每天也没有可以计较的鸡零狗碎,整个人就是废的状态。跟家里人本来就不亲近,成年之前我就是一个人生活在外面了,成年后生活在外面就更没什么可计较的,不想家,不想家里人,我生活在中国,却像外国的年轻人一样,没有家庭,只有自己一个人,也自由也孤独,别人合家欢乐的时候,我是一个人在宿舍追剧的,别人团圆美满的时候,我是一个人远在天边的。
清冷孤僻的个性哪有什么朋友呢?何况朋友已经有了新的朋友,这种节日里,朋友也在合家欢乐。
爱人,是忙碌的那种,异地,忙碌的爱人,等于没有。再吵个架,跟没有这人是一样的,除了心里更加酸楚。
大三学生,对前途充满担忧却没有可以前进的方向,说是事业的东西,其实虚无缥缈,不知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脚应该往哪踩?不知道。
学业是让我头疼的,考试好累,没有动力,备考好累,不想学习。
综上,死局一样的人生。之所以还活着,或许也是因为这样的死水过于平静,没有巨大的涟漪扯到我绝望的痛苦,让我痛到以死终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