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出生就有一把“幸福尺”,它给你所能获得幸福程度提供了上限与下限。而且,在这把“幸福尺”上有一个恒定仪,它让好事坏事所对你造成的影响都回归平常。
在这个状况下,“得寸进尺”“知足常乐”这两个成语就描绘了适应幸福这件事的两面。比如,当我们很穷的时候,得到一点钱就会提升很多幸福感。可是当我们习惯了这些钱的时候,幸福感也就消散了。于是,我们需要更多的钱来获得同等幸福。最终,“寸”已无法满足我们,只能去追求“尺"了。而忘记了好的状态则应当是知足常乐这件事。
在圣经的诗篇中,大卫最能安慰人的几篇,大部分都是在苦难中写出来的。即使这样的困境,他也依然幸福无比,因为神与他同在。再如,保罗的状况,如果当时没有一根刺加在他肉体上,那么在他许多的书信上一定会失去许多的温柔、喜乐与爱!
最近见到了我的一位日本友人,她是位牧者。她分享说:要有一个同情的神,必须先有一个受苦的主。这话的意思是:一个没有尝过同样痛苦的心,对于别人不会发生真实的同情。
的确如此,如果我们自己不付出代价,就不能帮助别人。我们的痛苦就是我们所付的代价,叫我们以后能同情他人的苦处。要做一个帮助人的人,必须先做一个受苦的人。要做一个救人的人,必须先经过十字架的火炼。我们若不喝主所喝的杯,受主所受的苦,也就无法享受救助人的那种生命中无比的幸福与喜乐。
这样的幸福是持久是漫长的,更像是我们的一种状态、一种心境,它生发于内心更深处。
亲爱的朋友,愿明天的你可以沉定又执着,对每件热爱的事物都全力以赴又满载而归,变成一个美好的人,做美好的事!愿明天的你不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给自己给他人都带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