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的学霸不用看下面的啰嗦。
听了兰海《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记录点感受。可能受各种教育理论的毒害太深,现在挺少看这些和听这些的。不过兰海的课,有思辨的去听,还是可以的。
曾经受让孩子独立,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各种国际教育的毒,更多的是自己的懦弱、逃避、不敢面对和懒于承担。不是说这些国际或者专家的观点有什么不对。可能太国际化了,不适合中国,抑或不适合我的孩子。竟信书和专家,不如无书无专家。所以下面大家看一看就好,每条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无论你怎么走你的路,我想这几点是共有的。1、面对问题和困难,搞清楚是你的问题还是孩子的问题2、切勿在孩子面前做两面派,获得真诚沟通。3、真正放下焦虑的心,给予切实的帮助,让孩子感觉你信任他。4、用心感知你和孩子的状态,来走出自己的道路。
学习上感觉还是沿着兰海讲得计划步骤去做的(回看),一二年级只要知道自己的作业是什么,认真去完成,三四年级帮助孩子建立学习目标和计划。但为什么做起来不是那么回事呢?当别得孩子比你的孩子强时,当老师一个个短信告知你孩子落后时,你焦躁了,你不安了,你急功近利了,你开始代替孩子,告知他该做什么作业,应该怎么做。你没能耐心的等上两年,让他仅仅知道自己的作业是什么。这个错误直至四年级孩子和我说,我才意识到。“作业老师不都会告诉你,做得好,做得不好,老师都会发短信、qq、微信你的啊,你不是都知道的吗,干嘛还来问我,哪里不够好。”家长怎么当的,孩子比你看得更清楚。
再看为啥我的孩子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就不行呢,这当中有学习困难上的一部分原因(当时焦虑了,给予孩子这部分,实际解决困难的帮助较少)。但很大一部分跟学前的独立性有关吧。在四个老人的呵护下,吃个饭要喂(追着喂饭幸好没有),吃什么菜要帮你选好夹好,生怕饿着。穿什么衣服没有选择,怕冻着。怎么玩没得选择,怕摔着,怕脏了。反正基本就是没有选择权,没选择何来思考,自然不用思考。爸爸妈妈混充有文化看了点育儿的先进理念,极力反对长辈们这么做。回看,还是要多给他们尊重,毕竟,老人的心直白。有时想想两面派的自己,还不如长辈们呢,宠就是宠了,怎么的吧,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爸爸妈妈又扮演啥角色呢,焦虑者,打击者。虽然学前还没多少谈论学习,我想多多少少都说过,别人家的孩子啥啥厉害的话,毕竟现在幼儿园开始学才艺的很多。
这么一来,孩子的思考、选择、自信,就这么摧毁,没被摧毁,至少这些个方面能力不足了。那你凭什么要求孩子一进入小学,就要迅速的学会思考,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非常努力的学习,学习受挫时,还信心满满,哪里倒下哪里站起来。
以上说这么多,只是抛砖引玉,凡事皆有因,不管你当下碰到什么问题,不说轮回和前世,可能在今生的某一时刻,已经种下了。调整状态,可以更好的感知,从而解决问题,面对未来。
说说我的经历和状态,一二年级,因为本着学习习惯要早抓早落实,但现实是孩子就是基于各种原因的落后,然后两个人都被痛苦的困住了。回首,感觉那时孩子无力反抗的痛苦,自己是付出无收获的痛苦。三年级我终于承受不住,选择逃离,真也是天时地利人和,班主任生小孩去了,代理的当然相对宽松,我和儿子也就顺其自然的享受起来。孩子也是在这段时间学会钻你家长的空子,掌握了家长和老师不可能永远盯着我的理论,展开了反战,而孩子有的恰恰就是为自己谋利益的耐心(或者说是天性),在你自以为是的间谍战下,孩子的欺骗谎言随之产生,最后你把孩子单纯的动机定义为比较恶劣的行为,心里说“学习不好还能忍,这道德败坏了那没救了”。
孩子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复杂,其实你骂过打过罚过,老师罚过,转身又嘻嘻哈哈了,这也是各种软硬手段不奏效的原因,孩子根本没你那么在意这桩事情。可能我的孩子是这样,自己舒坦快乐至上的,不会在惩罚下逼迫自己。
四下终于认清了,孩子能力上来了,但因为以往的种种,导致自信和习惯的问题,有种破罐破摔的感觉。怎么办?其实也没那么糟,孩子无非就是一个三四年没人帮助建立习惯,自然发展的一个儿童而已。
错过了一二年级,甚至三四年级,都不晚,青春期可能真得如兰海说的晚了,不过没经历过,也不好说。学着真正的放下,彻底改变两面派作风。放下焦虑、信任孩子。不要嘴上说“你自己的作业你看着办啊,完不成,我不签名的”,最后还是怕老师批评你是个不合格的家长,怕孩子明天留校,怕孩子成绩不理想,揪过来,督着,大家都不愉快的去完成。
然后从一年级开始补课,不要想跳过,觉得这么大了,从第二阶段习惯开始。当然孩子大了,学习能力当然比一二年级的强,沟通能力也强。所以,一二年级习得的习惯和认知,也许一个学期就可以建立。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你和孩子的精力也都有限。因此习惯和成绩、学习效果暂时不能兼得。大家都觉得现阶段感觉好了,再往下走,怎么走,我也不知道。现在我做得是询问关注,但不代替孩子发表想法。不仅仅是学习上,因此让自己的生活更宽泛些,孩子也是,可能会更加自然,水到渠成。
其它杂七杂八 生活各方面的独立自主、选择权,和学习的独立思考,相辅相成。好在我们对厨房和生活自理能力这块还是有信心,有时是一个很好的抓手和切入点。
和孩子一起听的几个内容:博雅五年级阅读课(每周一更),博雅老潘说新闻(每周一更),博雅世界说一说(每周一更),经典导读(孔孟荀老),其实有些是儿子找的,他喜欢,我随他听(我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型)。感觉可以拓宽一些视野(也许就因为自己眼界窄,才老盯着孩子),增加一些谈资,避免自己单薄的语言跟孩子讲大道理(道理网课里的老师会讲,孩子喜欢听他们讲,哈哈)。现在有时没等我想好怎么表达,开口,孩子会说,这道理么就是哪个哪个里讲的,我知道。我省事了,不用搜肠刮肚找词语了。
但孩子从知理到控制力,还需要我们的陪伴、关注和适时提醒。有些习惯的坚持,可以给到孩子一个即时的反馈,让他更愿意去坚持。但有些坚持的结果,孩子暂时没有回报和体会,我是这么和他说的:“你的坚持,可以让我更好的坚持”,真心话,有时我们还不如孩子。
关于打,曾经就因为一把道德枷锁(当然也有部分是觉得打了没用),让自己忍着不打孩子。但当你扔本子,飞试卷的时候,还不如就是论事的打一顿。后来,定一两个原则,把你的底线告知孩子,怎样的情况要打的,父母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啊。我现在暂时的原则就一条不要为了逃避学习困难,想尽办法欺骗和隐瞒,有困难陪着你解决,办法总比困难多。定了原则后,反倒能坦然的,在打前告知,打完心平气和的做自己的事。
最后就是我们常说让孩子跳一跳摘到桃,给自己的桃子也不要太高了。感受相处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