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依旧没起来,感觉身体很累,所以就放纵了自己。
然后一放纵就止不住了。人是真的有惰性。昨晚躺床上玩游记的那一个多小时我干啥不好!
手机今天说要戒的,结果一放纵刷手机到中午。
直到看到一个日本电影介绍,哭了一阵之后才停下来。说的是一个患癌的女孩回家陪伴父亲的日常。感觉我爸的角色似乎一直不是很有存在感,然后有个帖子说一个天天抱怨的妈妈和毫无存在感的父亲,似乎90后的家庭环境很多类似吧。但是爸爸的感情也不浅,只是不会表达。他的默默付出我总是理所当然的忽略。我们的成长和发展都离不开他的支持。
虽然无比唾弃自己刷手机的几个小时,但是也要提炼一下其中的精华。看到几句挺美的文字刘过的《唐多令 芦叶满汀洲》“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增广贤文》里的“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黄庭坚《寄黄几复》“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文字的力量镇的很神奇,一千年左右的差距,但是情感共鸣。似乎有见到一句话说人性是一直没有改变的,变得只是环境。所以呀,社会问题永远都存在,知世故而不世故,可妥协但坚持底线。
因为微信读书看着有点纠结,想看看有没有电子版的《发现的乐趣》,然后看了两段费曼的访谈。突然之间就喜欢上了这位真诚认真有浪漫的科学家。“I’m not responsible for what
other people think I am able to do. I don’t have to be good because they think I’m
going to be good, and somehow or other I could relax about this. And I thought
to myself, I haven’t done anything important and I’m never going to do anything
important. ”一位参加了曼哈顿计划后又作出获得诺贝尔奖工作的科学家是如此的谦逊和自洽。
在日复一日的生活和工作中,我需要充电。短视频偶尔有作用,但大部分时间带给我的是焦虑。我可以尝试但不要沉迷,就与美食之于现在的我,可以限量尝试,但不能过量。昨晚的手游对我有什么作用吗?就是睡不着觉时不想做其他正事打发时间。我考虑过用这些时间做点其他的事情,例如一直拖着要复习的英语和软件。可是那样不可避免的就是主动熬夜了。
放松的心情和大脑更容易入眠吧。
当时的访谈里他说“有一套理论,缺没法去验证它。。。那些不合常理,出乎你意料的事情才是最有意思的。”我觉得如果十年前的我能更广泛的阅读这些文字听到这些访谈,可能不会那么快放弃科研投入工业界。现在的彷徨和迷茫是没有找到合适我的我满意的地方。个人能力也有限,选择不多。所以在有限的选择里也要认真准备慎重选择。
今天还有时间,还能完成一些事情的,不要这么早放弃今天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