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七年的夏天,我十九岁,当年北京为了筹备亚运会,大搞体育场馆改造和建设。在北京平谷,有个海子水库,就是现在的金海湖公园。被指定为亚运会水上赛艇和皮划艇比赛场地,相关设备设施的建设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
我和两个男同学:阿立和阿辉,还有阿辉以前的同学阿斌,四个人约好在周末,一起骑自行车去一趟海子水库。
周五下午三点放学后,书本都放在学校不拿,四个人每人一辆“二八”车,带着这次旅行的装备:阿辉家的一个煤油炉,另外还带了一个煮面的铝锅,一个切菜板和刀,还有酱油、醋、盐和味精,几大包方便面饼(没有独立包装,一包里面有十个面饼和小料包)。我们从东直门外出发,朝着东边的方向,沿着京密路出发了。
刚上路大家都很兴奋,骑得飞快,我们自己测过,大概时速达到了每小时30公里。两三个小时后,就来到了郊区顺义的农村。路边主要是田地,和灌溉用的抽水机和沟渠。每骑行一段路就会经过一个村庄,一般会有卖菜的。我们在路边买了不少黄瓜西红柿,还特意买了几根大葱。休息的时候我们坐在沟渠旁,在抽水机的出水口,洗黄瓜和西红柿吃,补充能量。渴了就喝抽水机抽出来的水,感觉水很凉,我猜应该是机井水。反正那时候的信念就是: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骑到傍晚的时候,就感觉有些累了,坐下来休息的间隔也越来越近。不过大家还是兴致高昂,有说有笑。不时拿出地图,对比着路上的路牌,规划着接下来的路线。那时候的人出行,主要靠地图,也很少走错路。
到了晚上八九点钟,我们已经骑到了位于平谷的金海湖山脚下,要想到湖边,需要沿着山路向山上骑,这个比较费劲,有些地方坡度大,我们就下车推着。经过将近两个小时,我们到了半山腰的一处工地。这里离湖边很近,有五六间红砖搭建的工棚,有两三个值夜班的工人,我们说明是学生,从北京城里专门骑车来这里玩的,问能否借宿在这?工人们一听说是骑车来的,都觉得挺新奇,夸我们真有两下子。很痛快就答应可以在一个空屋子里过夜。
我们谢过工人们,就进屋了。屋里基本上四白落地,我们把装备都拿出来,点上煤油炉,做了一锅水,准备煮面。我负责做凉菜,把四根大黄瓜切片,两根大葱切丝,放盐和味精,醋,香油,一大盆凉拌黄瓜就做好了。水开了方便面饼一次下十个,方便面饼不禁煮,不一会的工夫,面就熟了。每人捞一大盆,放料包,满屋子都是香味。这时候大家都饿了,配着两盒豆豉鲮鱼罐头,四个人一通狼吞虎咽,人间美味呀,连面带汤一点儿也没剩下。
吃完饭,已经夜里十二点了,大家把碗刷了,东西收拾好。此时此刻大家并没有睡意,外面微风充满凉意,伴随着明亮的月光,很是惬意。我们四个一起拿着手电出来走走,沿着一条小路,大约走了十几分钟,突然发现一个小水塘。说是水塘,其实是一条涓涓小溪,流经到一处稍微平坦的地方,有人挖了一个两米见方的小坑,溪水在坑里流过,向山下流去。我们骑了7个小时到这里,身上不知出过几身汗了,这里正好可以洗个澡。于是大家脱了衣服,赤条条的开始洗澡。这个方坑周围有密集的小树,不远处就能看到盘山公路,不时有拉土的工程卡车经过,车灯的光一闪一闪的照过来,四个人的影子随着车灯的照射不停地变换位置和形状,因为四周没有人,大家嬉笑着,蹲在坑里洗个痛快。
回到屋里,四人席地而卧,我们其中的阿立同学会推拿按摩,挨个给我们做了全身按摩,那个舒服呀,第二天身上居然没有酸疼的感觉,可见按摩的作用有多大,都是阿立的功劳。
第二天,我们到了湖边,找了个水浅的地方下湖游泳。四周除了我们没有其它人,我们玩的很尽兴。快到中午了,来了几个钓鱼回来的村民,也许他本不应该走这里,是看见我们在这玩,特意过来问我们要不要买他钓的鱼。我们看了一下他手里提的桶,还真有两三条鱼,一条有一斤左右的鲤鱼,另外两条小鲫鱼。我们兜里囊中羞涩,最后也没买。今天的午餐和昨晚一样,还是老一套的凉拌黄瓜和方便面,外加两盒豆豉鲮鱼罐头。我们在湖边野炊、打闹、搞怪、拍照,嘻哈一片,尽情享受着青春的欢愉。
午饭后,我们决定打道回府,大家七手八脚收拾好装备,骑上车往回走。由于下山的路是下坡,节省了不少体力。回家的路,越骑越来劲。当天晚上八点,我们终于回到了北京城里,大家分开各回各家,我和阿立继续一起骑,他家住在鼓楼附近,他到家后,我继续往西,回到位于紫竹院公园附近的家。至此,这次愉快的骑行结束了。
到家复盘,这次骑程往返路程近两百公里,去的时候我们骑行了7个小时,回来骑行8个小时,周五下午三点北京出发,周六晚上八点回到家里,整个旅途几乎没花多少钱,但充满快乐。这次成为了我最远骑行的记录,也是青春的挥洒和自豪。
接下来的几天,“后遗症”开始显现,两边大腿根被车座磨得开始红肿,一碰就疼,只能卡巴着腿走路。两侧大腿前面被晒爆了皮,就像蛇蜕皮一样,用手慢慢地揭,能揭下来一大片来。薄薄的,上面还能看到有汗毛孔,挺吓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