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成长,有三件事必须得做:
一、认识“我是谁”
二、完成“我和世界的关系”这个命题
三、回归“真我”,于生活讲和。
今天我想用这三件事聊Mayday,台湾流行摇滚天团,五月天。
这是一个生于82-92年但凡听过流行音乐就一定知晓的乐团。
曾经在KTV刷新无数最高纪录的《恋爱ING》《你不是真正的快乐》《知足》《疯狂世界》都出自这个乐团。
他们承载着一代人的青春回忆。
1.自我解读篇
2004年这首《憨人》这首是我接触五月天的第一首作品。
部分歌词:
我的心内感觉 人生的沉重 不敢来振动
我不是好子 嘛不是歹人我只是爱眠梦
我不愿随浪随风 飘浪西东 亲像船无港
我不愿做人 奸巧钻缝 甘愿来作憨人
我不是头脑空空
我不是一只米虫
人啊人 一世人
要安怎欢喜 过春夏秋冬
有次五月天主唱阿信回家参加亲人的葬礼,媒体曝光他的家族黑道历史。讲真,刚刚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我周围很多小伙伴更加迷恋这位颜值高、才情佳的主唱了,喜欢他们都变成一件可以拿来炫耀的事情,好像喜欢他们就像是跟他的生命背景有了什么交集,“家族黑道”这件事像是成了一道“荣光”。而喜欢自己偶像的这群少年们似乎也“披”上了这道荣光。
那时候我身边还有一个同学小舟却因为这件事“弃偶像而逃”。他说,原本他心里那个干干净净的阿信再也找不到了。为此,小舟还和班里所有五月天粉丝“分据两地阵营”。一边是五月天死忠,一边是像小舟这样的,对偶像容不下一丝杂念的纯情少年。
现在想想,当年的少年真是可爱呢。
恐怕到现在,这些少年们都放下曾经的执念了吧。毕竟人家阿信家的事情是他自家的事情,和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喜欢他的音乐,听歌就好了。
不过我们如果好好看看这些歌的创作,就不难发现阿信在追求音乐这条路上,给自己的定位和创作背景。
“我不是头脑空空,我不是一只米虫”,也许正是因为家族黑社会背景,他的歌词里才会有这样的表达。他在向世界发声,我虽然有无法改变的家庭出生,但是我选择做自己。
这也是摇滚精神的第一要义吧。
因为这个“鸡汤爆棚”的理想信念,五月天才会有那么多死忠追随者吧。
像这样自我剖析的作品,还有同样收录在2004年《Enrich Your Life》这张EP的,《生命中有一种绝对》。
这首歌里,我听到阿信在创作过程中,也一直在探索,在找寻最真实的自我,同样也在期待“爱”,这份爱不一定是爱情,这份爱可能是他对音乐的这份执着,这份执着也就是“生命中的绝对”。
从阿信的词曲创作中,很容易发现这个“少年哲学家”,用摇滚诉说自己的心事,向世界传达他的人生观。这么多年,阿信也已经从曾经的少年长成如今的“童颜不老”。不变的鬓角,不变的少年梦想,做“相信音乐”想要“征服”世界。
阿信早期作品里,我们看到热血沸腾的少年,代表作《轧车》。唱疯狂,唱年少不羁,唱的你我都在他的歌里。
(如果有兴趣听听五月天早期作品的精选曲目,可以去虾米网搜索我做的精选集,名字叫《让我无法冷静一直激昂的MayDay》在线听,一次到位。没有任何商业效应哈,单纯听歌。)
2.我眼里的这个世界篇
时隔四年,《后青春的诗》这张专辑出炉。
之前在当你捡起碎掉之后的心这篇中提到过,罗胖说成长的一个概念,就是那条理想遇到现实的“沟”,到底“淌”过去没有。
五月天在这个过程里,把现实社会和内心世界的碰撞和冲击,写到歌里。
代表作:
2008年作品《生存以上 生活以下》
部分歌词:
小时候 只要看天空 枕着白云 就觉得全世界都拥有
长大了 拥有的更多 为何感觉 到越来越匮乏越贫穷
那一年 只追逐自由 现在只能 追逐着涨不停的石油
是不是 地壳又震动 要从家里 震落才悔恨这样生活
生活的 反面会是 死去还是 这般生存 不再有冲动
闭上眼 就能感觉 生命正在 一分一秒 飞奔远离我
还不如一只昆虫 至少能破茧展翅 飞向那被夺走的天空
一天一天 看日升日落 看月圆月缺 年复一年的经过
看谁把我变成现在的我
怕潮起潮落 怕患得患失 错了又错的疼痛
终于我的生命只剩生存 活着只会呼吸吃饭喝水的生活
值得提到的是,这首歌的作曲创作是五月天贝斯手玛莎,他更为人知的一个身份是梁静茹“前男友”。关于这件事情我没有资格去讨论真相,所以想八卦的吃瓜群众们自己去网站搜啊,我们这篇只谈音乐。
玛莎的创作才华一点也不比阿信弱,这首作品中玛莎的作曲风格流畅成熟,从铺陈到结束似乎一气呵成。我个人非常喜欢这首作品中的层次,假如没有阿信这些歌词提炼这首歌的“高度”,这首曲子可能就不能叫那个哲学的名字了。
所以很多时候,阿信思想里的哲理,都是通过歌词来表达,可能这么多年从偶像团体这个身份成长起来,能聚集这么多五月天的“死忠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歌词歌曲的编排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我高中的时候还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就是真正听摇滚的人,不听五月天。
那个时候,我身边那群有点“装B”的人常常挂嘴边,说听五月天幼稚。说五月天根本算不上摇滚。说五月天一辈子也就是“偶像天团”这个人设,不会有突破。
现在看来,这帮人的说法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华语乐坛这么些年,出了这么一个五月天,有这么多人喜欢,还不就是因为它“通俗易懂”,每首歌能激起少男少女的“共鸣”。他们创作的,就是流行。既然流行,就不可能有太高的“摇滚定位”。
不是每个青年,都听的懂窦唯、郑钧这排摇滚哥们的。
五月天的摇滚,是“台湾流行摇滚”。因为它作品中对于普通人能引发的共情思维所以迷倒众生,能在每个城市开演唱会的时候“以万为单位”圈粉无数。
而阿信个人的家庭背景,无形中给他的创作在娱乐圈里找到一个奇妙的定位:
“非主流”家庭关系让他可以站在不同的视角看待这个社会,他能跳出某些身份,在音乐里表达真我。
3.生活态度篇
2012年谣传世界末日,2011年五月天出版专辑《第二人生》
专辑文案编写延续一贯的煽情”风格,巧妙结合“世界末日”这个主题,分成《末日般》和《明日版》再次带着歌迷们在“乱世”里飞了一把。
如用名字把人生信条写完的这首《有些事现在不做 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其实资深歌迷应该听的出来,阿信的声音从最初的“倔强”已经变得有些温柔了。
这时候,五月天的初期歌迷,也已经成年进社会一段时间了。
假如只有“哲思”,没有“内容”,很多真正成长起来的歌迷就不会再在五月天的歌中找到共鸣。因为没有人可以一直拥有青春,青春本来就是因为“懵懂”,而肆无忌惮什么都说,什么都做。
一旦人真的走向成熟,不会有“这件事”到底做不做的犹豫,不需要再在五月天的歌里去找“人生真相”,而是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一种真相。
所以2012年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个人都没有在听五月天。
不是五月天不对,他们的音乐一直没有变。
变的是我,我不再年轻。
有意思的是,2011年五月天在给《第二人生》这张专辑做宣传的时候说,
“这是世界上最后一张五月天专辑,除非2012不是世界末日…”
后来细数2012年之后这么些年,五月天的新作品真的不多,我想是五月天作为“五迷”中的灵魂,同样也感受到了歌迷们的成长,同样懂得,再去解释“青春”“人生”这样的命题,已经不足以指引他们了。
这个阶段之后,听五月天的演唱会,已经不仅仅是某种程度上的“追星”。
五月天的演唱会似乎变成一种概念,这个概念就是,
青春虽然逝去不能追,我们不能否定它的珍贵。我们还是一样可以在茫茫人海中那个“自我”快要被丢掉的时候,在五月天的演唱会上“梦一次”曾经最爱的那个人,那首歌,那些往事。
代表作:
《我心中尚未崩坏的地方》
部分歌词:
歌手追逐销售量 记者追逐点击量 没有谁比谁更善良
无论天后或天王 无论小兵或老将
曲终人散都要苍凉
期待着彩虹 所以开了窗 窗外只有灼热闪光
所谓的彩虹 不过就是光 只要心还透明 就能折射希望
每个孤单天亮 我都一个人唱 默默的让这旋律 和我心交响
就算会有一天 没人与我合唱 至少在我的心中 还有个尚未崩坏的地方
其实我们都一模一样 无名却充满了莫名渴望
一生等一次 发光 宁愿重伤也不愿悲伤 让伤痕变成了我的徽章 刺在我心脏 永远不忘
这首歌的副歌高潮,我直到现在听,依然每次都会热泪盈眶。
2016年,《自传》这张专辑,我在久违的阿信的声音里,听到了温暖。
只有人生已经达到一定高度,名人才会写《自传》这种主题。
整张专辑基调开始回忆,回忆人生最初的可能,回忆过往种种风光和荣耀。
我在阿信的声音里似乎听到了他和这个世界的和解,听到了他和“青春逝去”的和解。一个已经站在高处的乐团,想要跳出曾经的荣耀,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首先他不能膨胀,还不能局限,需要找到突破。
我在作品《成名在望》里,听到更加丰富的层次,和五月天音乐里新的高度。
我在《后来的我们》、《好好》里,看见一个从来不曾这么温柔的阿信。
多年前,我们哪里知道,曾经多么放荡不羁的少年,也会长成温柔的模样,也会有像“父爱”般的慈爱。是生活教会我们的,这结局不丢人,我们只是长大了。
每个诗人是有情怀的。
五月天把这份情怀献给了音乐。
在看朋友圈的你们呢,有没有找到生命里“尚未崩坏的地方”?
(原创不易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