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记录自己的一些所思所想之后,发现自己情绪低潮期的规律和原因了。也算是一种意外惊喜吧。
情绪低落,或者间歇性狂躁,对自己和家人都是伤害。有时候还持续好几天。幸好,我是有元认知能力的人,对自己的认知会有察觉和分析。发现自己挫败感强烈的时候,基本就是俩件事情“念着过去,恐惧未来”。人们认为的鸡汤话“不念过去,不畏将来”真的不是那么容易做到。
无奈的现实,就像是地心引力一样,把我们紧紧困在当下。当下的惆怅,焦虑,自怜,怨恨总在眼前挥之不去。我以为自己“目标感”还算强,可还是一不小心就没有了“航灯”。
很多时候人的大脑就是会短路,有人这样说:“很多时候,我们在重组自己偏见的时候,还以为自己是在思考;
在消极荒废的时候,还以为是在放松;
在故步自封的时候,还以为是在坚守;
在伤害别人自尊的时候,还以为是直率;
在不思进取的时候,还以为是低调”。我看到这段话,脸已经红了。觉得说的就是自己。我们会把我们愚蠢的行为合理化。我们的大脑就是这样设计的。
不要让过去的经验影响现在,不要让未来的妄念和恐惧影响当下。难,太难。因为这要我们和本能做对抗。
那些老司机开车的时候,他们不会盯着自己的手和方向盘,他们盯着前方的路。一旦,你关注自己的手和脚,那车就很难开好了。开车如此,生活何尝不是呢?工作的时候,把手里头事情做好,在工作中成长是最重要的,至于拍老板马屁,肯定不是最重要;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给他一个良好宽松的成长环境,恰当正确的引导是最重要的,至于考试多几分少几分,肯定不是最重要的;婚姻中,调动俩个人的资源把家庭建设好,推动俩人共同进步才是最重要的,至于过节一定要有礼物,经常要有浪漫和甜蜜的话语并不是最重要的。
机器人为什么在围棋上能赢人类,因为它从来不纠结,绝不感情用事,它聚焦一件事情:赢。它每下一步棋都在计算,它每一个决策都是独立的。它就像一个勤奋的傻孩子,虽然懂得没人类多,但是每一步的推理都是从头来过,用空杯心态在学习和探索。
我们人类把经验和过去看得过重,大脑中想清空这些内存都难,那些过往,那些经验总是在我们做决策的时候冒出来,以至于我们不能客观评价现在。很多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差,也是因为被过去所困。过去有过类似的伤害和挫折,一旦出现相同的,甚至更严重的情况,直接心理崩溃。
今天晨读的时候读到李笑来的一句话大意是:把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当做余生中的第一天,过去的种种都要忘记。读到这句话,我瞬间明白了我纠结痛苦的根源了。过往不念。每个人都知道,但是常常被忽视的大智慧。
总提及自己过去成绩的人,其实是在退步,总活在过去失败和痛苦的阴影中,这种情况就更可悲了。忘记自己的辉煌和成绩,像个婴孩那般去学习,去向靠近目标。纯粹关注当下目标,要做到这个境界很难很难。庆幸的是,我终于知道了这一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