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生活中你是否有这样的体验:当一堆事情堆在你面前需要你去处理时(大事、小事、重要的、不重要的、简单的、困难的、琐屑的)此时,你会如何选择呢,你会如何排列这些事务的优先级?
曾经面对此类问题,我遵循的原则是“攘外必先安内”,先做自己喜欢的,乐意去做的事情,然后再做其他。当事情少的时候 ,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因为好的心情的确会提高做事效率。但是一旦事情多起来,这种方法就不可行了,因为事不会由着你的性子来,这样做只会显得幼稚而可笑。
往期的经验教训告诉我,此时,不可凭喜好做事,而是理智清醒的认识到哪些事情是当下最重要的,艰巨的,然后一头扎进去,在探索中解决问题,直至完成。真正忙起来,进入flow状态,你会忘了还有情绪这个东西。
至于那些不重要的,琐碎的事务,很多都已在你攻克最困难的任务的同时于不知不觉中迎刃而解了。即便是没有解决,也可以将同类事情归到一起一并解决,so easy。
我很喜欢“射击——瞄准”的理论。
很多人一定认为射击手的训练是先做瞄准,然后再有的放矢。但是你错了,真正一流的射击手训练流程是这样的:准备——射击——瞄准。没错,就是先射击,再瞄准,要先敢于射击。
生活中我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我想写作,可是自己的笔太拙,写的东西拿不出手。我想独自旅行,可是那样太危险了,我不够勇敢。我想转行做XXX,可是我还不够了解……人们总是这样,想法很多而行动太少,总是有诸多的顾虑,总是认为一切还没有准备好,从而犹豫不决。这世界就是这样,一些人当机立断,敢于跨出第一步,而另外一些人,优柔寡断起床就发现世界已经变了。
其实你大可不必如此。即便是顶级的射击手在发射前的那一刻也不敢百分百保证自己做足了准备。所谓挑战,就是在摸索中前进。别犹豫,先射击,一头扎进到最困难的任务中去,行动起来,然后知道偏差在哪,偏了多少,继而瞄准校正。在前进中成长,而不是等到成长好了再前进,如果那样,恐怕你永远也踏不出一步。
关于时间管理以及自控力训练的方法很多。和大家分享一个我日常中常用的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四象限法。将事情按照重要与否,紧急与否划分为:重要不紧急,重要且紧急,不重要但紧急,不重要且不紧急。然后按照你的优先级去做。
心法指导行动。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然而生活中总有些人冥顽不灵,掉在同一个坑里一次、两次、三次……只有善于总结、归纳、复盘,将经验上升为方法论,吃过的亏才会变为宝,指引你日后的生活。
你需要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才能活到淋漓。我愿与各位朋友一起分享日常中的点滴感悟,共建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