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夏宫圆明园被劫掠后付之一炬,列强一炬,可怜焦土,园内大量的文物流失海外,其中著名的文物有十二生肖铜首、佛像唐卡、乾隆皇帝在位时主持编纂的《石渠宝笈》等等。
时光飞逝,斗转星移,历史的车轮来到公园2020年,160年的日月变迁后,当晨光再次洒向这片皇家园林,富丽堂皇的石雕宫殿和那场烧了三天三夜的大火早已化为历史尘埃,剩下的是一堆堆断壁残垣。
记得2013年去圆明园游览,进门后拿着一张园区地图,上面的景点名称都是按照当年未损毁的时候标注的,只不过当走进夏宫,游转于园林之间的时候,地图上的宫殿已经沦为了废墟,除了少数几处废墟还有后来修建的亭阁外,基本上都是花花草草还有绿树成荫,的确,虽不比颐和园更适避暑,却也可以算是乘凉宝地,可是昔日的金碧辉煌和皇家气派,只能靠脑补来展现出来,人们在上面拍照留念,更是警惕着自己勿忘国耻。
包括今天,为了纪念圆明园被毁一百六十周年,景区除了免费向公众开放外,还专门通过园内商家和京东平台,发售了“圆明园护照”,进入景区后每去一个景点,都可以盖上印章,出园后便可以得到一幅完整的夏宫地图,其实除了算作是一种有效的营销手段吸引游客外,与前文笔者提到的地图并无太大区别,虽说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但是毕竟进园之后所有的辉煌都要靠个人的想象或者是从网上看到的圆明园复原图来实现。那么问题就来了,圆明园原有建筑既已成废墟,除了目前我们看到的另外修建庭院楼阁和把废墟保护起来外,到底该不该对已经成为废墟的建筑进行重建?
实际上,大可不必,面对人文历史古迹,我们对它的利用,无非就是两种,一种是利用其现存的完整风貌,在研究其历史和文化的前提下,发挥其历史作用(比如英国的白金汉宫) 或者是开发旅游资源(比如中国的故宫);而另一种,是利用其已经损毁的残存风貌,进行保护和旅游开发,圆明园就是这种形式的历史遗产。
除了中国的圆明园,世界上还有许多已经残缺不全的人文古迹,像可以准根溯源的埃及金字塔,智利复活节岛的巨石人像,英国的巨石阵……除了我们根据古代典籍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虚拟复原它的历史原貌外,并不能对它们进行重建。不是因为我们没有复原的技术(当然有很多遗迹比如 雅典卫城,我们至今都没有确切的把握可以像古希腊人一样把巨大的石块运送上众神山,只能每年做一些修缮),而是因为这一类的历史遗迹记录着它所在的地方一段 不可复制的历史。遗迹可以复原但是历史不能复制,历史的车轮不会停歇,只会禄禄驶过,不管是见证了辉煌灿烂,还是碌碌无为,不管是经历了摧毁洗劫,还是始终风平浪静,这些久经风霜的人类建筑都无法以过去一模一样的状态继续存在。它们的存在带给人类的是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带给人类不可多得的经验教训,在我们整个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推动作用。
正如太宗皇帝李世民曾有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当注视着圆明园的残垣断壁的时候,我们不难想到160年前的那一场浩劫,是何等的耻辱和悲。这些残破的大理石柱,见证的是近代中国受制于列强的屈辱历史,见证的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在王朝后期不思进步,闭关锁国的愚昧无知。兴哉,夏宫,衰哉亦夏宫也!
倘若我们在它原有的遗迹上重塑它昔日的壮观风貌,还要怎么看到它最后实际上是被劫掠的事实。圆明园是中国古代中西合璧建筑的结晶,它的最终消逝后人必当惋惜,留给我们的文物也应当尽数追回(目前文殊亭及周边的安防正在升级改造中,将努力争取在11月13日,也就是马首捐赠一周年这一天之前,让马首回到圆明园),可是不可否认的是,除了要利用和保护它的物质价值,更要看到它的精神价值。当前我国繁荣富强,但是国耻不能忘,唯有勿忘国耻,方能激励进步。所以我认为,在保护和修复现存遗址的基础上,不要去破坏已经成为废墟的古迹,更不要在这些废墟上进行大规模重建,历史不能开倒车,历史古迹也不能。当然目前圆明园里的古迹还需要保护和抢救,并且国外的文物也需要追回和抢救,就像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张凤梧认为:“先解决抢救的问题,接下来就可以再谈它的展示和利用问题了。”没错,当前工作的重点就是抢救问题,先解决好这些棘手的问题,重建还是保护,“复建派”和“废墟派”的学术之争再放到桌板上讨论也不迟。
总之,在纪念圆明园遇难160周年之际,全国人民都要铭记的一句话便是:以史为鉴,勿忘国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