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社会动荡,爆发了著名的“黄巾起义”,之后乱世枭雄曹操收编了三十万黄巾军,并挟持了当时出逃的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并以为可以一统天下。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南下,在赤壁附近与孙权和刘备军队爆发了著名的“赤壁之战”。当时二十八岁的诸葛亮和三十四岁的周瑜运筹帷幄,以少胜多,这场关键的战役,形成了曹、孙、刘三分天下的局面。
三国鼎立多年,一直难分伯仲。公元220年,曹操之子逼汉献帝让位,改国号为魏,直到公元265年,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废除曹奂,将国号由魏改为晋,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在战乱的魏晋时期,是一个社会动荡和迷惘的时代。名士们苟活于世,人人自危,诞生了著名的“竹林七贤”,他们对通过自己的书法来表达对当时时事的不满,而又敢怒而不敢言的痛苦境地。
在经历了黑暗迷惘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之后,中国大地又迎来了大统一。隋文帝杨坚是北周的军事贵族,其父亲杨忠是北周重臣,杨坚有汉人和鲜卑人的混合血统。使得初建的随帝国与汉帝国有完全不同的特征。隋朝继承了北周的政权,是一个保障胡汉民族融合和自由的公共性国家。但隋朝非常短暂,两世而亡。但是它建立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制度。如帝国中央的三省六部制度。而且建立了影响后世近千年的科举制度。
公元618年,隋炀帝被起义军处死,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李渊之子李世民,无论文治武功,还是外交内政,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一代名君。唐太宗和他的大臣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一起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将唐朝帝国打造成为举世闻名的伟大帝国。唐朝的太平盛世持续二三十年。在盛世年间,出现了“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的和谐社会风气。
贞观之治后,唐玄宗将唐朝的繁盛推向了一个新的高点,史称“开元之治”,唐玄宗的开元时期,唐玄宗任用了妖崇、宋璟等一大批改革家。在政治上采用了宽松的策略,撰写了《唐六典》是现存的最早的行政法典。彰显了开元盛世政治体制的完备性。在这一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被后人誉为贞观之治之后的又一太平盛世。
在经济贸易上,唐朝首都长安是一座面积为84平方公里的大城市,居住着百万民众,也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长安也是当时东西方文明交汇中心。有2万多条驿道,1639所驿站。长安是西域各国到大堂来玩的目的地。唐朝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繁盛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当时的沿海各国也纷纷效仿唐朝,并移民到唐朝,比如当时的新罗和日本也深受唐朝文化的影响,西方汉学家将新罗和日本看成是唐朝的微型版本。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后世外国称中国为“唐”,称中国人为“唐人”。北宋朱彧《萍州可谈》说:“蛮夷呼中国为唐。”《明史·真腊传》说:“唐人者,诸番呼华人之称。”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近代。
说到唐代,不得不说到佛教,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东汉初年。西晋末年,中原上层社会开始接受佛教,它的教义在世族豪门中广为流传。到了南北朝,佛教大放光芒,北方各地有佛寺三万多所、僧尼二百万人;南朝的梁武帝醉心于佛教,建康(南京)一地就有佛寺五百多所,僧尼十多万人。北方的佛教与经学相适应,重视戒行和禅定;南方的佛教与玄学相适应,重视义理。隋统一后,南北融通,教理与实践并重。到了唐朝,佛教进入了全盛时代,它的标志就是佛经的翻译,以及佛教宗派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