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所有的岳父都认为自己家的好白菜被猪拱了,所有的婆婆都认为自己家的鲜花没有插对地方?
那天听朋友吐槽自己的奇葩婆婆,说自己合理的给孩子买票去看马戏表演,她婆婆说她不懂节约,明明可以逃票的;她习惯一周大洗一次衣服,她婆婆嘟囔怎么这么懒,每天都洗多好;她买件新衣服她婆婆说儿子一个月的工资才多少啊,经得起这么造吗?天地良心,她花的是自己的钱,并且她的收入要高出男方一倍不止;她婆婆非常看不惯自己儿子做家务,觉得看孩子家务事就应该是女的干,男的就该去外面挥斥方遒指点江山,即使他没有江山。
婆婆不管,婆婆就认为自己的儿子最优秀,而自己的儿媳又浪费又懒又笨。怎么回事?怎么娶了个这么失败的媳妇?怎么不娶个像妈一样的?
很多岳父也是,怎样都觉得自己的姑爷窝囊没本事,就是不如自己好。
所以,家家户户都在上演八点档家庭伦理剧,不眠不休。
中国的伦理道德界定孩子和父母是没有界限的,要孝顺,要听从,孩子杀了人父亲要替他隐瞒,父亲杀了人儿子不能报官。孩子是父母的延续,甚至是私人物品,于是长出了很多妈宝男和公主病,而媳妇和姑爷在他们眼里不是来给予孩子幸福的,而是和自己争夺孩子的爱的,是竞争对手。
我辛辛苦苦养大的白菜有天自己突然开口说话了,说喜欢隔壁的那头猪,然后跑掉了,一片菜叶子都没留下,你说我怎么好接受?
然后开始挑刺,她不够温柔不够体贴,就是不如妈妈对你好,不如爸爸对你好。
可是你们家的儿子需要去获得除了你们之外的爱啊,他要明白自己的价值啊,他要懂得那些有缘有故的爱如何获取啊。第一次写情书,第一次紧张到脸红,雨中撑起的伞,路灯下等待的足记,作为男人挽起女子的手,有强烈的欲望照顾妻小,这是他成长的需求啊,他的成长只有那个你们百般挑剔的女孩儿可以给他。
美国人特别擅长塑造英雄,因为他们把坏人也塑造的极其强大坚不可摧,能打败坏人的英雄自然更厉害。中国人骨子里软弱,所以有抗日神剧,英雄面对的敌人都是不堪一击溃不成兵,你的对手都那么弱了你还抗战8年,说不过去吧!战胜那样的对手也没什么好骄傲的吧?
所以,尊重自己的孩子,夸赞夸孩子的选择,公正的看,其实姑爷不错,细心体贴能赚钱,其实媳妇也不错,漂亮大方懂生活。之所以能娶这么优秀的媳妇当然是我儿子有本事啊!
记得我和王岩岩订婚时,公公和婆婆喝大了,不住的跟亲友夸赞我,我爸说,还是王岩更优秀啊,能把我闺女哄到手。
我感谢婆婆让我遇见王岩岩,而婆婆也该感谢我让她的儿子成长为一个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