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扬孩子要恰如其分
不要过分地表扬。如果表扬太随意,也就失去了表扬的意义。
对儿子的好行为,我会表扬。尽管如此,我仍然提醒那些善良的父母亲们:不要过分地表扬。如果表扬太随意,也就失去了表扬的意义。
如果卡尔学得非常好,我也只是说“啊,不错”之类的话。当儿子做了好事时,我对他的表扬可能会进一步,我会对他说:“做的好,我想上帝会高兴的。”我的表扬只是适可而止。
当卡尔某件事做得特别好时,我会去抱抱或是亲吻他,但这并不是很随便的。
我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让儿子明白父亲的吻对他来说是可贵的。通过这些不同程度的表达方式,我让儿子懂得:对善行的最好回报是在行善过程中获得的快乐,是上帝的嘉奖。
我不想过分地表扬他,是为了让他不骄傲自满。因为孩子一旦养成这种习惯后就很难纠正了。
我教给卡尔很多知识,并不特意指出这是哪门学科的知识,以免他认为自己懂得很多,从而变得狂妄自大。
有些父母的想法或许与我不同,他们总是喜欢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孩子在这方面或那方面的“与此不同”,这样做很容易让孩子变得自满。我很担心,这种做法可能会把一个本来很有潜质的孩子毁掉。
我认为,没有经过早期教育纯粹依靠天赋的所谓神童,只是一种病态的暂时现象。这样的神童,往往容易夭折。这就是“十岁神童,十五岁才子,过了二十岁就是凡人”这一谚语所表达的含意。一些潜质很好的孩子之所以最终没能成为栋梁,可能就是因为孩子的骄傲自满和狂妄自大阻碍了他。
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骄傲自大更可怕的品质了。骄傲自大会毁灭优秀的人才和天才。
莱恩自幼就表现出某种天赋,他一出生就让人觉得他聪明伶俐、不同寻常。很多人都说这个孩子一定是天才,他将来一定了不起。
有人说:“莱恩一定会成为一个伟人,你看他那种机灵的模样,说不定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将军。”也有人断定他会成为一个让家人引以为荣的艺术家。
这种说法看起来没错,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这个孩子两岁的时候表现出超人的天赋,主要是音乐方面。
莱恩的父母为此专门给他请了家庭教师,想在音乐方面好好培养他。他确实非常聪明,老师教的知识他很快都能学会。四五岁的时候,他不仅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还会演凑各种乐器。他的钢琴和小提琴演凑极为出色,并且还举办了个人的音乐会。
所有人都说他是一个音乐神童,是个伟大的天才,就像人们评价历史上的那些伟大音乐家一样。
莱恩的父母把他当成一个宝贝,一家人的生活重心都转移到他的身上。他们逢人就夸奖自己的孩子。甚至当着众人的面,说莱恩的音乐水平已经远远地超过了他的老师及与他同时代的音乐家。他们说莱恩注定会成为像巴赫那样的音乐大师。
莱恩被这些过多的赞誉蒙蔽了,他陶醉在沾沾自喜之中。
有一天,他的音乐老师指出了他的一些不足。虽然他的技巧已经相当不错了,但音乐的真正魅力在于内涵而不单单是技巧。
莱恩被激怒了,他狠狠地对老师说:“你以为我只会技巧吗?那些音乐的内涵我早已明白了。”
老师说:“但我认为你还存在一些问题!”
莱恩说:“那不是问题,是我故意那样演凑的,我就是那样理解这首曲子的。”
老师为了让他能够明白音乐艺术的表现力,便给他做示范。碰巧老师在演凑的过程中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这样就被莱恩抓住了把柄
“喂,您都弹错了。我亲爱的老师,您这样的水平还能够教我吗?”他的话语暗带讥讽。
老师气极了,虽然他认为莱恩很有才华,还是马上辞去了这份工作。尽管莱恩父母请他原谅孩子的做法,并尽量地挽留他,他仍然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后来,我曾遇到这位音乐老师并和他谈起莱恩的事。他告诉我,就在他离开莱恩的那一刻,突然感觉到他以往的判断是错误的,他感觉到莱恩并不是以前想象的那样会成为伟大的音乐家。事实证明,这位音乐家说对了。
自从老师走后,莱恩越来越得意。他自认是天才,总是随意地改动那些大师的作品,并经常说这些作品不过如此,
他拒绝父母再给他请老师,说那些老师都是庸人,根本不配来教他这样的有着极高天赋的才子。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时隔多年,我听说莱恩已经变成了一个愤世嫉俗的酒鬼,他说人们不理解他这样的天才。
我知道有很多伟大的艺术家在生前或未成名前很难被人理解。但莱恩绝不是这样的人,因为他一生从未写出过美妙的作品,甚至连平庸的作品都没有。而且过度的饮酒摧毁了他的听力和灵巧的手指,恐怕他已经变得连最基本的音阶都不会演凑了,更不用说演凑出美妙的音乐。
我担心在教育卡尔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这类问题。我下了很大的功夫就是防止他自满。我把莱恩的事讲给他听,让他明白骄傲自满和狂妄自大会带来多么大的危害。
不能滥用表扬
乐于接受表扬的人就必然得学会忍受别人的中伤,仅仅因为别人评价而患得患失、喜忧无常是愚蠢的。受到别人的诬蔑就伤心是不明智的,一受到赞扬就忘乎所以的人就更是愚蠢的。
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我自己并不滥用表扬,当然对别人也如此要求。
每当别人要表扬卡尔时,我就会尽量让他离开现场,以免他听到。对那些不听忠告仍一味夸奖我儿子的人,我谢绝他们到家里来。因此有人觉得我不领人情,是一个老顽固。为了让孩子不要养成这种不良习惯,我并不是太在乎别人的看法。
我教育孩子:知识能博得人类的崇敬,善行却能得到上帝的赞誉。世上没有学问的人很多,因为他们自己没有知识,对有知识的人就格外崇敬。然而,人们的赞赏是反复无常的,既容易得到也容易失去,而上帝的赞赏是由于你积累了善行之后才得到的。正由于他来之不易,便显得永恒。所以不要把人们的赞扬太放在心上。
我认为乐于接受表扬的人就必然得学会忍受别人的中伤,仅仅因为别人评价而患得患失、喜忧无常是愚蠢的。受到别人的诬蔑就伤心是不明智的,一受到赞扬就忘乎所以的人就更是愚蠢的。
我用各种方法去教育卡尔,防治他骄傲自满,尽管这样做要花很大的功夫,但我想最终会取得成效的。
我想,我儿子接受的赞赏之多,是一般的孩子难以比拟的。但因为我的努力,卡尔并没有因此而受到伤害。
有一次哈雷的宗教事务委员塞思博士对我说:“你的儿子骄傲吧?”
我说:“不,我的儿子一点也不骄傲。”
“这不可能,像那样的神童如果不骄傲,那就不是常人了。他一定会骄傲,骄傲对他才是正常的。”他不相信,认定卡尔是个骄傲的孩子。
事后,我让他看看我儿子。他和卡尔在一起谈了很久,经过多次的交流,他终于了解了我的儿子。
塞思博士事后对我说:“我实在佩服,你儿子一点也不骄傲。你是怎样教育他的呢?”我让儿子站起来,让他把我的经验方法讲给塞思博士听。
听后他说:“的确,如果这样教育,孩子就不可能骄傲了。”
还有一次,有个外地的督学官克洛尔先生到哥廷根的亲戚家去做客。他在来哥根廷前已经从报纸和人们的传闻中知道了卡尔的事,到了亲戚家后就说了更多。因为他的亲戚和我们有密切的来往,他们非常了解卡尔的情况。克洛尔先生想考考我的儿子,因此拜托他的亲戚请我们父子前去。
我接受了邀请带着儿子去了。
克洛尔先生想考考我的儿子。按照惯例,我也要求他答应我的条件,即:“不管考得咋样,绝不要表扬卡尔。”
克洛尔擅长数学,所以他主要考数学。
我回答说:“只要不过分表扬,考什么都没有关系。”
商定后,他就把卡尔叫进来,考试开始了。
克洛尔先生先从世故人情考起,然后进入学问领域。卡尔的每一个回答都使他感到满意。最后开始了克洛尔先生所擅长的数学考试。
由于卡尔也擅长数学,所以越考克洛尔越感到惊异。每一个题目卡尔都用两三种方法去完成,也能按照克洛尔先生的要求去解题。到了这一阶段,克洛尔先生已经不由自主地开始赞扬他了。
我赶紧提示,他才住了口。
但是,考试还未结束,由于他们两人都擅长数学,考着考着就进入了很深的领域,并最终走到克洛尔先生难以控制的程度。
这时,他竟不由自主地叫了起来:“哦,他已经超过我了。”
我想,这下坏了。于是立即给他们泼冷水:“不,先生,由于这半年卡尔在学校里听过这种数学课,所以还记得。”那想到克洛尔先生兴致不减,又拿出更难的题来考他:“你再考虑这道,这道题欧拉先生考虑了三天才好不容易做出来了,如果你能做出来,那就更了不起了。”
听了这话,我开始担心起来。
我并不是怕儿子做不了那么难的题,而是担心如果儿子真把那道题做了出来,就由此而骄傲起来。
可是,我又不好意思说“请不要做这道题了”。因为克洛尔先生不太了解我们,我怕引起他的误解,让他以为我害怕儿子做不出那道题才这样说的。
我只好故作镇静地看着。那道题是一个农夫想把如图所示的那样一块地分给三个儿子,分发是要把它分成三等份,而且每个部分要与整块地形相似。
克洛尔先生把问题说明后,就问我儿子有没有听说过,或者是否曾在书上看到过这个题。儿子回答说没有。克洛尔先生说:“那么给你时间,你做做看。”
说完,他拉着我的手退到房间里面,对我说:“你儿子真聪明,那道题也很难做出来,我是为了让你儿子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难的题才出给他的。”
可是,克洛尔先生的话音刚落,就听卡尔喊道:“做出来了。”
“不可能。”克洛尔先生说着走了出去。
儿子向他解释说:“三个部分是相等的,而且各个部分都与整块很相似,对吗?”
这时,克洛尔先生有些疑惑地说:“你是事先知道这个题吧?”
看到这种情况,我再也不能沉默了。
我向克洛尔先生保证:“我儿子做的一切,我全部清楚。这个题的确是第一次遇到,更何况卡尔是从不撒谎的。”
这时,克洛尔先生赞不绝口地说:“你的儿子已胜过欧拉这个数学家了。”
我又赶紧提示他。
克洛尔先生这才领会我的意图,点着头说:“是的,是的。”然后就小声地对我说:“我真佩服你的教育方法,不管你儿子有多大的学问也不会骄傲的。”
儿子也很快同其他人高兴地交谈起来,这一点让克洛尔先生十分喜欢,以为卡尔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骄傲。
我很庆幸对儿子的教育有如此的成效。我曾经无数次地告诫卡尔:无论怎样聪明,怎样通晓事理,怎样有知识,也无法和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上帝相比。人类所掌握的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只有粟粒大一点知识就骄傲的人,是很可怜的。
随便恭维的话大多数是虚情假意的,但就是这种明明是假话的奉承,却成为人们的一种习俗。所以,谁要是真正地相信这些话,他肯定是一个愚蠢的人。
未完待续 第十一章品德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