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一场胜仗,顺便还谈了一场恋爱,秋季也结束战斗盖完了宫殿,虽然女友回家了,但是依然掩盖不了这段对于任何有志青年都是十分重大的一段人生岁月。
稍一平息,有文采如尹吉甫者,自然要会议整理一番:我从哪里来?怎么来的?来之前啥样的?于是乎,尹吉甫回忆前一年(宣王二年)的事情了。
这一切,都得写信给仲氏啊。
首先,就回忆起参加比选的场景了,那场面老大了;
然后说自己优秀:那么大场面,我必须鹤立鸡群!
这就是我努力理解李辰冬的编排顺序。其实,本也可以将这一大部分完全按时间顺序写,但是可能他觉得会缺少喜剧感吧。
37、《简兮》
这是在尹吉甫随从出发平陈与宋之前练兵时的情形。
这是多首描绘这个时期诗篇的一把钥匙。
这里的公,指卫公。其实是练武,地点在卫国公庭朝哥,仲氏在漕(也未必),所以,尹吉甫急着记录下来,告诉仲氏。
西方美人,指仲氏。因为姬姓来自于西面(陕西一带),所以用西方美人周人,卫是姬姓,所以西方美人指代仲氏。
尹吉甫相对于仲氏,自称东方之子。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左手执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
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简兮简兮:大哉大哉。
方将:方壮。诗经中用这个词有三篇,都是这个意思。
上处:指公庭。硕人:身材高大的人。
俣(yǔ)俣:魁梧健美的样子。
万舞:舞名,一种演习戒备的舞蹈,属于练武的性质,练武。
公庭:卫公的庭堂。
辔(pèi):马缰绳。组:丝绳。
龠(yuè):古乐器。三孔笛。秉:持。
翟(dí):野鸡的尾羽。
赫:红色。渥(wò):厚。赭(zhě):赤褐色,赭石。
锡爵:赐酒。
隰(xí):低下的湿地。苓(líng):一说甘草,一说苍耳,一说黄药,一说地黄。
西方:西周地区,卫国在西周的东面。美人:指舞师。
第一章:大场面啊大场面!刚刚举行过壮大的万舞。正当中午的时候,在公庭的前面。
第二章:那个大个子的人啊,在公庭上跳万舞。他的动作有力如猛虎,手握缰绳好似在舞动丝线一般(善驾驭马车)。
第三章:左手拿着龠管吹,右手野鸡翎毛挥。红光满面像赭涂,卫君连说快赐酒(相当于军中大比武,他被选中了)。
第四章:高高山上有榛树,低田苍耳绿油油。心里思念是谁人?是那西方的美人。美女子啊,是西方的人呀!
38、猗嗟与简兮是一样的,尹吉甫自传(自夸)。
简兮说自己大高个,大力士,驾驶技术高,还会乐器,会跳舞。
这一章,又说箭术高明!
外甥,指的是尹吉甫是卫国的外甥。根据之前的解释,应该是孙仲子的外甥(?)。
猗嗟昌兮,颀而长兮。抑若扬兮,美目扬兮。巧趋跄兮,射则臧兮。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仪既成兮,终日射侯。不出正兮,展我甥兮。
猗嗟娈兮,清扬婉兮。舞则选兮,射则贯兮。四矢反兮,以御乱兮。
猗(yī)嗟:赞叹声。昌:大。
颀而:即“颀然”,指身材高大。
抑若扬兮:射箭时抬起放下的动作。
美目扬兮:这个扬是注视的意思。
趋:急。跄(qiāng):趋步所发出的声音。
臧(zāng):好,善。
名:明,名古通,大的意思。
仪既成:射箭的仪式。朱熹《诗集传》:“仪既成,言终其事而礼无违也。”
射侯:射靶,有布的,有皮的。
正:侯中的靶心。设的于侯中而射之者也。大射则张皮侯而设鹄,宾射则张布侯而设正。
展:诚然,真是。
甥:古代女儿之子。一说姊妹之子曰甥,言称其为卫人之甥。
娈(luán):美好。
选:才华出众。
清扬婉兮:美丽的大眼睛。贯:中。反:箭皆射中一个点。朱熹《诗集传》:四矢,射礼每发四矢。反,复也,中皆得其故处也。意味能平四方之乱。
御乱:防御战乱。
第一章:好大的个子啊,又高又大,不管是抑弓或者是扬箭,漂亮的眼睛总是聚精会神的注视着。美妙的趋步呛声一响,箭也就射中了。
第二章:好大的个子啊,眼睛美丽又清明。射仪举行之后,整天的射侯。没有一次不中的。公说:真是我的好外甥啊。
第三章:好雄壮的身材,好大的眼睛,被选作万能,现在射箭又此次中的。四根箭重复射在一处,是为了御乱而在练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