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回访一个之前服务过的客户,客户坦言:尽管过去这段时间公司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做了很多事,但在企业文化落地方面,还是找不到具体的抓手,效果不理想。虽然我当时也和他沟通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但仔细想来,还是觉得没底。该客户从下岗工人开始做生意,一步一步做到今天,公司有近2000来人,非常不容易,其创始人给我们极深的印象是:低调、务实。这些元素也深深的烙在了他的企业身上。事实上,这本身至少不是什么缺点,但在价值理念的落地、传播上却并不是好事。
海尔的张瑞敏曾经讲到自己在海尔扮演的角色:一是海尔价值理念的设计者;二是牧师,即海尔价值理念不懈的宣讲者和实践者。张瑞敏的话道出了一个企业领导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要责任:构建企业的价值理念,并不懈地宣传和实践企业的价值理念,其中宣传和实践企业价值理念的目的在于推进企业文化理念的落地,宣讲和实践是其推进的方法。
在华为智能手机推出来以前,使用过华为产品的个人客户可能寥寥无几,因为华为公司是一家通信设备供应商,面向企业客户,但企业界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任正非的《华为的冬天》、《北国之春》、《我的父亲母亲》、《一江春水向东流》等文章。对于企业外部人员尚且如此,对内部员工的影响便可想而知了。
类似的,美国以外的很多人在没有使用IBM产品前便了解到了小沃森的《一个企业的信念》这篇文章;在没有使用惠普公司的产品前,先了解到的是惠普公司创始人讲的“惠普之道”。
我们在工作中对很多企业进行调研,发现一个共同的现象:在大部分企业中,除了正式的工作报告以及关于业务、管理方面的具体工作的发言指示外,企业家在“言”的方面几乎没有像任正非的《华为的冬天》、张瑞敏的《海尔是海》类似的言论。大部分企业家们的理由是日常工作太忙,大部分时间在埋头拉车,没有时间谈一些看似较虚的话题。所以,很多企业家除了实实在在的有关工作方面的文章言论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的言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事实真的如企业家们所描述的那样吗?
其实不然。如果事实真的与大部分企业家所描述的一致,难道任正非和张瑞敏们就不忙了?我想,根本性原因之一在于大部分企业家没有认识到自己日常的言论对于宣传、推进公司价值理念的作用。
在价值理念的建设过程中,很多企业家认为在完成构建企业价值理念体系之后就完成了自身的任务,事实上并非如此。企业理念的推进过程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仅仅发布一个企业价值理念体系不可能让全体员工都理解,更别寄希望于让全体员工认同。企业家需要结合日常的运营反复阐述,通过日常具体事例的阐发让全体员工认识到企业的价值理念如何体现和应用在现实中。
实际上,任正非正是通过《华为的冬天》、《我的父亲母亲》、《北国之春》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文章和其他很多发表在华为内部刊物上的文章一点一滴地完成了对《华为基本法》的诠释。《华为基本法》之所以能够在华为公司乃至中国企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任正非的一系列旨在诠释《华为基本法》的文章。
所以,企业家在推进价值理念落地方面,“言”非常重要,甚至应该表现得像牧师布道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