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一次在给学生讲《归去来兮辞》中“僮仆欢迎,稚子候门”“携幼入室,有酒盈樽”这两句诗时,我脑子突然蹦出一个念头:陶渊明有一个懂他的妻子。因为这是陶渊明第四次辞官归隐,伴着每一次的归隐,都是生活陷入极度贫困的结局,而现在,他的妻子能够安排稚子在门口翘首已盼,能够斟满酒樽盛情以待,这得是多么贤惠、多么大度、多么聪慧的妻子才能做到的。我当时也给我的学生插入了这么一段我自己的感慨,但是现在我觉得我错了。
如果陶渊明的归隐是这么的顺利、这么的和谐,好像是一个一拍即合的决定,那就不会有矛盾,不会有徘徊,不会有决绝,那也就不会有那么多“豪华落尽见真淳”的诗句,因为这些诗句唯有用痛苦才能写就。
在《饮酒 其四》中,陶渊明给我们塑造了一只孤鸟的形象。开头四句:“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让我们分明感受到陶渊明归隐以前的矛盾和彷徨。这世界上永远都有这样一群人,把尊严看得高于一切,但是这世界上有更多人的选择是以利益为重。所以“趋之若鹜”“上行下效”“人云亦云”“亦步亦趋”,是大多数人在人间行走的姿态。但这样的姿态在第一种人看来未免太丑陋了,太丢人了,太伤自尊了,所以无论如何也不会为了那点蝇头小利而做出这样的丑态,这就会造成一个失群的状态。敢于失群是一种勇气,它会让你承受“假清高”“死脑筋”的指责。因为我们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一种传统,只要你不和我们一样,你就是离经叛道的怪人。陶渊明十三年间四次归隐,到底承受了多少种这样的嘲讽和指责,我们想想也就可以知道。所以他把自己比喻为失群鸟,这里的孤独之深也就可想而知了。“日暮犹独飞”,“犹”字可见孤独时间之长,对于清晨就要去觅食的鸟来说,他没有冲向那蠕蠕而动的虫子,尽管家里的幼鸟和妻子可能还在等待。他耻于争抢,耻于讨好,耻于抱团斗争。它在天空独飞了很久很久,从清晨一直飞到日暮。“徘徊无定止”,矛盾、孤独、徘徊、无颜见家人的羞愧让他备受煎熬,所以才会有“夜夜声转悲”的辗转反侧。所以你看,归隐的决定哪有那么轻松(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回家的路途哪有那么轻快(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面对家人时哪有那么坦然(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归去的生活哪有那么惬意(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我甚至想,这都是作者幻化出来的理想画面。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一声凄厉的长鸣显示了陶渊明的决绝。为了心中那清远的境地,他毅然决然的选择归去。但即便如此决绝,在去来之间也免不了依依难舍的徘徊,因为这不是脑袋发热的决定,这是衡量再三的抉择,以及将来要面对什么的清醒。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一棵孤生的青松终于成了鸟儿的栖止之所。他看上了这棵孤松的什么呢?是四季常青的品质?还是孤独而生的姿态,抑或应该是“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的人间真实。在人间飓风暴雨摧残下的沧海桑田的变化中,什么是恒定不变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去寻常百姓家”,富贵是永恒的吗?“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价值是永恒的吗?“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尘世幸福是永恒的吗?既然什么都不是永恒的,那就追寻心的方向,做一个不会让自己后悔的决定,那永不衰败的绿荫,便是他那清远澄澈的心灵之境,是他愿为之一生守护的永恒执念。
陶渊明找到了他的止泊之所,我们跟随他的辗转反侧,经历了孤独、彷徨、悲伤、决绝,最后能放下为他提着的心而祝福他吗?他说自己“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我们从这句话里感到的不是他归隐后的宁静,而是他誓将归隐进行到底的决心。如果归去的生活正如他所描绘的那般静谧和谐,那他也就不会有“千载不相违”的誓言了。那分明是在给自己一个约定:无论如何,你都不能违背今天的誓言。人为什么要发誓?怕有变故才会发誓,表决心才会发誓,这变故是什么?是生活的困顿,是妻子儿女的贫寒,是身为一个丈夫、父亲不能给家人提供荫蔽的羞愧,是饱学儒家之道对自己的失望,“人生贵有道,衣食固其端”“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也许正是预见了这种未来,或者正是遇见了这种未来会带给自己的震荡,才会给自己发了一个誓言。
为保全一己之真诚,不违背那“性本爱丘山”的本我,他做出了选择,并立了誓言,为了“任真”而选择“固穷”。
但是,我想陶渊明“固穷”的选择背后也有一盏智慧之灯的照耀。什么是智慧?我常常思考这个问题,聪明不是智慧,聪明是世俗之人的评判,它更多的是赞美一个人在尘世间的生存能力,而智慧却是一个人的灵修,它可以直达上天的旨意,它能帮助你发现命运的数理,读懂上天的暗示,预测人生的方向,所谓“达人知命”,就是这样一些有智慧的人。陶渊明一定是有智慧的人。他敏锐地看透了人世间“大伪斯兴”的本质,在这样的人间,什么是真?什么是永恒?什么是不朽?既然一切都是假的,我为什么不能选择我看中的真我,为自己寻一条真路。我常想,如果真有一种手中执有智慧明灯的人,那他必然会从这黑暗而多崎的世途中找到他自己所要走的路。也许四周的黑暗也曾使他产生过无限的压迫之感,也许踽踽独行也曾使他感受到彻骨的寂寞之悲,然而有一点足可自慰的,那就是他毕竟没有在黑暗中迷失自己。
“达人知命”“乐天安命”,不是面对人生的无奈,而是能够看透命运的智慧。他以“知命”的智慧泯灭了痛苦,他以“委命”的委顺超越了迷途,他以“知止”的旷达达到了与命运的和解。“知止”是一种选择,不管在古代还是在现代,无论在名利场还是在思想界,追寻富贵也好,寻求价值的认可也罢,知道什么是自己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从而选择止步,是人世间面对无奈时最无惭怍的一条路。
研读陶渊明的诗,我们可以体悟到一个伟大的灵魂,如何从种种矛盾、失望的寂寞悲苦中以其“任真”的选择、“固穷”的操守、“知命”的智慧,终于挣扎挣脱出来,而做到了转悲苦为欣愉,化矛盾为圆融的一段可贵的经历。在陶渊明归去的余生中,伴着生活的困顿,也迎来了心灵的平静,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在他的生活四周,处处是可赏爱的妙趣。于是他在“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黄昏,吟出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妙理,走向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