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说者:Emilie Wapnick
演说题目:为什么你无法专注于一件事情?
我们一定都被问过“长大后你想成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它从最初童言无忌的回答到后来让我们彻夜难眠。这个问题背后折射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和社会现象呢?它对我们有很积极的作用吗?它适合于所有的人来回答吗?
我想用一个实验来开始我的演讲。我将给你们播放三段雨天的视频。不过我把其中一个视频里的音频换成了别的,它不再是下雨的声音,变成了煎培根的声音。我想让你们认真听,找出哪个视频里是煎培根声。
如果你们曾被问过这个问题,“你长大之后想干什么?”请举手
现在大家回想一下,你们第一次被问这个问题是多大?你们可以举手指头来示意一下。三岁,五岁,三岁,五岁,五岁,好的。接下来,如果刚刚说的这个问题,“你长大之后想干什么?”曾经让你感到焦虑,请举手。
哪怕一点点焦虑。
我永远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你长大之后想干什么?”
并不是说我没有兴趣爱好,而是我的兴趣爱好太多。高中的时候,我喜欢英语、数学和艺术,建过网站、在一个叫“失意电话话务员”的朋克乐队当吉他手。也许你们还听说过我们乐队呢。
高中毕业后我也依旧兴趣广泛,某一天,我发现自己有一个行为模式,我会对某一个领域感兴趣,然后一头扎进去,认真钻研,变得越来越擅长,但到了某一个阶段,我就会开始觉得无聊。通常我会继续坚持下去,因为我已经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有时候还有金钱。但是最终这种无聊的感觉,就像在说,哦,这事我已经会了,已经没有任何挑战了,再继续也不会有多大成就了。我必须要放手。
但之后我可能又会对另一些事感兴趣,跟之前完全不同的领域,我又会一头扎进去,认真钻研,然后说,“太棒了!这就是我的菜!”之后我又会达到那个阶段,开始觉得无聊。最后,我又会放弃。 之后我又会发现新的兴趣,不同的领域然后一头扎进去。
这种模式让我非常焦虑,原因有两点。 一是我不确定如何才能将这些兴趣变成我的职业。 我觉得自己最终会从(这些兴趣)里面挑一个,而对其他爱好忍痛割爱, 做好将来一定会无聊的心理准备。 让我非常焦虑的第二个原因, 跟我自身有关。 我担心自己的这种行为模式是错的, 自己这么朝三暮四,是不是错了。我是不是害怕做出承诺, 或者自由散漫,破罐子破摔,惧怕成功。
如果你能理解我的故事和我的感受,请你们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我早就该问自己的。就是,你是从哪里学到该如何判断我们的所作所为是错误的或者不正常的。 我来告诉你答案: 是从我们的文化中学到的。
我们第一次被问到“你长大之后想干什么?”是在差不多五岁的时候。其实像你那么大的时候没有人会真的关心你说了什么。
这仅仅是一个无伤大雅的问题,为的是让小朋友做出可爱的回应,比如,“我想当宇航员”,或者“我想当芭蕾舞演员”,或者“我想当海盗”。此处应加万圣节服装的特效。
然而这个问题,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会不断被问到形式多种多样,比如,高中生会被问到,你们在大学准备选什么专业。突然有一天, “你长大之后想干什么?” 从原本一种秀可爱的方式,变成了让我们寝食难安的难题。为什么会这样?
尽管这个问题鼓励小朋友想象自己将来要做什么,但它并未给小朋友充分想象的自由。恰恰相反,它限制了小朋友想象的自由,因为有人问你长大后想做什么,你不可能回答20种不同的职业,尽管有些善良的大人会笑呵呵地说,“哦,你太可爱了,但是你不能同时成为小提琴制作家和心理学家啊。你必须选一个。”
这位是鲍勃·柴尔兹博士,他是一名弦乐器工匠和心理医生。这位是艾米·恩,之前是杂志编辑,后来成为插画作家,企业家教师和创意总监。但大部分孩子都没听说过他们。他们听到的只是要他们进行选择和取舍。 事情远不止这么简单。 一生都心无旁骛的这一观念, 在我们的文化中被过分浪漫化了。 这种命运论或者说 “命中注定的职业”的概念, 意思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份命中注定的伟大事业,我们需要找到它, 并为之奋斗一生。
但如果你不是这样的人呢?如果你对很多事都有好奇心,想去尝试各种各样的职业呢?那么在现有体系中,你很难有容身之处。你也许会感到孤独。你也许会觉得自己没有目标。你也许会觉得自己是不是有问题。你没有问题。你是一名“多重潜力者”。
“多重潜力者”拥有多种兴趣并且追求创新。听起来很费解吧。如果把它拆成三部分可能比较好理解:多重的,有潜力的,人。你也可以用其他词来表述类似的意思,比如“博学者”,或者“文艺复兴者”。实际上,在文艺复兴时代,精通多个学科是非常被推崇的。芭芭拉·谢尔称我们为“扫描仪”。你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词,或者创造一个新的。我感觉自己找到了组织,因为我们无法接受只有一种身份。
人们很容易把多重潜力视为一种局限或者痛苦,需要克服。但我通过与人们交流,以及把这些观点发到我的网站上,我发现多重潜力者有很多优点。多重潜力者拥有三种“超能力”。
第一是产生创意。就是说,结合两个或两个以上领域从结合处寻求创新。黄沙和瑞秋·宾克斯找到了共同的兴趣爱好,像制图,数据可视化,旅行,数学和设计,之后他们创办了Meshu。 Meshu是一家定制珠宝公司,专门制作具有地域特色的珠宝。黄沙和瑞秋之所以能产生这个独特的创意,正是因为他俩博学多才,经历丰富。创新来源于交叉处。新创意(大都)来源于此。而多重潜力者,拥有丰富的(知识)背景,能够在各领域交叉处找到突破点。
多重潜力者的第二种超能力是快速学习。 当多重潜力者对某件事产生兴趣时, 我们会全身心投入。 我们仔细观察,勤于实践。 我们已经习惯于当初学者,因为我们过去曾当过无数次初学者, 我们不怕尝试新事物, 勇于走出舒适区。 除此以外,很多能力在各个学科都是通用的, 我们将之前所学用于新领域, 而不用从零开始。
诺拉·邓恩是一位全职旅行家和自由作家。作为一名儿童钢琴演奏家,她磨练出了非凡的能力来发展肌肉记忆。因此,她是她所有认识的人中打字最快的。
在当作家之前,诺拉是一名理财师。在初入这行的时候,她不得不学习一些高明的销售技巧,如今这项技能被她用来给编辑写精彩的推荐语。追求你感兴趣的东西并不是浪费时间,即使最后你并没有坚持到底。也许将来你会把这些知识用在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用一种你完全预料不到的方式。
第三种“超能力”是适应性。 也就是说,如果有需要, 你能变成任何角色, 以适应不同的情况。 艾比·卡胡多有时候是视频导演, 有时候是网站设计师,有时候是众筹顾问, 有时候是老师,有时候,很明显,是詹姆斯·邦德。
他拥有出色的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可以随时切换自己的角色,来满足客户的需要。《快公司》杂志认为,要想在21世纪取得成功,适应性是最重要的一项技能。经济界的变化如此迅速且无法预测,那些能够根据市场需要进行调整的个人和公司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产生创意,快速学习和适应性是多重潜力者非常擅长的三种能力,如果强迫他们缩小自己的关注范围,这三种能力也许就会丧失。作为一个社会,鼓励多重潜力者保持本色对我们有利。我们如今面临许多复杂问题,涉及许多方面, 我们需要有创意的、能破除思维定式的 思想者来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假设,内心深处,你是一名专家。你从打娘胎里出来就知道你想当一名儿童神经外科医生。别担心,即使这样你也挺正常的。
事实上,一些顶尖团队就是由专家和多重潜力者搭配组成。专家可以深入研究,实践想法,而多重潜力者可以为项目带来更广泛的知识支持。这是一种美妙的合作。但是我们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天赋来规划与之相适应的人生和职业。不幸的是,多重潜力者往往被要求成为(刚刚提到的)团队中的那个专家。
所以,如果你从今天的演讲中学到了一件事的话,我希望会是: 接受你内心的真实想法。 如果你是专家型的人, 那就用尽一切办法,成为专家。你会干得非常不错。 但对于在座的多重潜力者们, 包括那些在过去的12分钟里刚刚意识到自己是多重潜力者的人。
我要对你们说:接受你的众多爱好。保持你的好奇心。探索(不同领域的)交叉地带。让真实的自我引领我们去过更快乐、更真实的人生。也许更重要的是,(我们是多重潜力者,这个世界需要我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