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正上着英语课,班里一个男孩哇地一声吐了,中午米饭喝了不少,吐了一桌子和一地。视觉和味觉双重刺激,说不恶心是假的。我赶快去找班主任,结果不在,只好鼓鼓劲准备自己处理。没成想,推开门,就看到一个女生在擦桌子,两个男生用扫帚和拖把清理地面,还有一个男生陪着身体不舒服的男孩出去清理。我深受触动:在没人安排的情况下,这四个孩子能自发自觉地打扫秽物,脸上都是一副自然而然的神情,既不期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也不需要被帮助人的感激,甚至也没当做一回事,打扫完就安静地回位背课文了。其中,把最脏的地面打扫干净的是一个随班就读的同学。
昨天班里换地面,需要把教室里的东西全部搬出来。五十多套桌椅,两张大铁橱,两块木讲台,对四年级的学生开始不是个简单的任务,但不到四十分钟,教室就清理出来,还打扫得干干净净,多亏了七八个平时经常被老师课后辅导的男生,指挥、搬运、调度、整理,麻利地完成了老师安排的所有任务。虽然一个个都累得满头大汗,但脸上都带着课堂上很难见到的自信和满足感。
通过这两件事,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在我们平时的教学生活中,把太多的关注投射到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忽略了他们身上人性的闪光点。如果我们换一种眼光看孩子,用更广泛、更多元、更宽容的评价方式来衡量学生的价值,那么每个孩子都值得我们表扬鼓励,老师与孩子的关系也不会再剑拔弩张,而且充满了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