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社群运营学习收获复盘

【这是薛皮皮的第86篇原创】

一、先说说我为什么来参加这次课程

在社群当中,我们面对的亘古不变的难题就是:死群以及吸粉的问题。

这或许对于别人来说,是个习以为常的现象,但是对于我来说,就是我这几年都在思考的问题。

——我的工作原来就是:带着助教做社群、线下活动、自己做转化。

其中线下活动和做转化,对于当时的我来说,都不是什么难题,所以一直到现在,因为那两年在这两个方面的刻意练习,我在这两个方面都能很好地把握杠杆点,很好地达成效果和结果。

但是社群这块的话,就不是很理想,虽然我带领的助教当时都会做一个社群,但是社群的主要势能还是来自于他们线下的活动,社群发挥的作用不大。

虽然当时我也采取措施:比如去助教的社群做线上分享,但效果远远不如线下的效果。加上原来我领导对社群的“不支持”,更加是没有重视了。

但其实社群是必须做的,我记得在朋友圈看到吴晓波老师的一句话:不做社群将无商可做。其实我蛮同意这个说法的 

这就是我为什么花钱以及这个月1/3的精力在这件事情上的原因。

二、谈谈我的收获

有句话说的其实很有道理:学完之后,留在脑袋里才能真正成为你自己的东西。你可能会反驳说:做了才是自己的。

其实就是知难行易、知易行难的问题,我的观点是知难行易——一个人真正知道了,其实做起来是不难的。关键还是在“知道”,而真正知道是不容易的。

我就这些点展开说自己真正“知道”的,也算是对自己的回顾再复习:

其实整个课程来说,我对秋叶讲的、也是整个课程的最后一节课最有感觉。

当然不是因为秋叶大叔是秋叶大叔,换句话说,不是因为粉他。而是他从风险的角度解决了一个我们在社群遇见了恒久不变的难题:死群以及吸粉的问题。

——这是我整个这些课程来说,非常大的一个收获。

1、先说说比较简单的吸粉问题

其实可以一句话概括:就是频繁地其他社群去做利他的事情,俗称种草。

当你在做利他的事情的时候,这时候其实也是在展示你的“专业”,

当你在展示你的“专业”的时候,实际上你已经把你这个人的形象种草给其他人了,

当你把自己形象种草给其他人的时候,你加别人或者被别人加的作用比“盲加”是肯定更有作用的。

这里划重点:利他——展示你的专业(把自己的形象立体化给别人)————形象种草,达成吸粉的目标。

2、再说说死群的问题

作为社群运营官应该做到的:

①、熬夜力:熬夜、午休也要刷群

②、互动力:刷群跟群里面的人互动

③、分享力:除了调动起大家提问和回答问题,自己分享有价值的事物。

④、戏精力:能够搬一些有趣的梗或者槽点到社群

⑤、反应力:可以及时把一些群里的内容变成梗。


管理社群应该:

①、筛选入群的人,确保筛选后的15%的人彼此有过关联

②、有牛人,牛人能偶尔互动,并且牛人能够垫高核心团队,核心团队能够顶上。

③、线下活动不能少,能够线上、线下双链接

④、能够变成好玩的种草行为

⑤、如果群活跃度很差,可以借助话题,尝试激活。实在很差,可以尝试解散(所以我很好奇看到BM最后课程结束,群里会不会也有这种事情发生)

⑥、预约种子,逐步暖场,给种子用户封官。

⑦、强化一对一私聊:铁粉、种子用户、灵魂人物的培养。

⑧、高缴费社群:统计冒泡的人数,激活不冒泡的人。

⑨、点评作业、找死党、鼓励大家参加每日一练、上课互动——让大家在这里找到存在感、有学习氛围、有陪伴环境

这就是秋叶这节课带个我的很大的收获。


三、其他收获

1、其他老师的其他课程,也有很大的作用,但我个人认为,都是这节课的分支。为了实现的还是这节课讲的:吸粉+活跃群——这两个目的。

当然也值得好好总结一遍。

2、每日一练,这样的彩蛋,就能解决很多小技能型的问题:比如互动:哪样的互动更出差、做出来的表情包有有互动感。

这一块其实一直是我的短板,所以我这次认为没有全程跟上每日一练有点小遗憾呢。

所以这块,也是需要总结提炼一遍的。

3、每日加餐,这里就解决了很多心态上面的事情:比如爬楼看消息,以前觉得累赘,但是学习了加餐之后,就知道其实爬楼是找重点信息。

好在这个社群做得很成熟,像以上这些智慧晶体都被那些整理能力特别强的同学,整理下来了——形成了石墨文档。这样复习的时候是很方便的,所以非常感恩他们的时间、精力付出。

四、想说的感悟

1、参加一次课程就得全心全意跟着。而且是“趁热跟着”

老实说,每日一练,我刚开始没有收到消息,后面才跟上的,这个比较遗憾,就是其实“现场趁热跟着”的效果是最好的。

还有老师的直播,现场跟着,也是比回听效果更佳,因为你可以问问题等等。

上一次有个人跟我说:优秀学员就是固定那几个人的。说得好像就有内幕一样,但其实我不太同意这种说法,我认为那些能成为优秀学员的人,往往就是全程跟得最紧的人,甚至他把自己角色就定义成了“助教”,他把这里的事当自己的事,所以他不是“优秀学员”谁是呢?

这一期,虽然我也很认真,每天的作业哪怕让我晚睡,我也会认真去做。

但相比而言,我觉得优秀学员还是值得我去学习的,但是这毕竟是我第一次参加比较靠谱的线上学习,我刚开始没想到强度这么大的。

所以再参加一次的话,我会投入更多的精力,也有信心成为优秀学员。

2、我还准备参加一个社群学习,这次会选择剽悍一只猫的学习。当然前提是去了解和把现在的总结好。

做到真正的“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知道?

就比如上面大叔讲的内容,其实原来我也“知道”,但任督二脉没有打通,只是一些“假知”。这次任督二脉打通了,感受真正的知道,这是非常大的不一样的。

如果看文章的你也是一个喜欢教育培训机构,用户运营、社群运营的人,可以一起交流,希望一起多多成长。

五、最后附上我的个人介绍:

【我叫】薛皮皮

【坐标】湖南人在深圳

【年龄】90后

【职业标签】

用户运营(含用户引流、社群运营、用户转化),擅长用户精细化运营操作及营销转化;

课程开发与设计,擅长经验萃取、用户痛点把握。

【成长的里程碑事件】

2015-2017:2年培训行业用户运营经验(业绩做到了TOP/岗位在半年升为主管/公司级核心成员/总裁助理/)

2017-2018:1年培训课程开发经验,主要负责经验萃取、授课(经验萃取能力表现突出半年成为储备主管);

2017-2018:持续写作14万字;

2017年8-9月:自主开发课程并运营招生,开设2期思维导图课程,共有60名学员参加课程;

2017-2019:成功邀请邀请56位好友加入樊登读书会阅读;

2019年1月:10天影响27位学员加入理财小白课程。

【学习学习再学习】

2017年:Spenser写作课学员;

2017年:“得到”李笑来专栏学员;

2019年1月:秋叶大叔社群运营官课程学员;

2017-2019:樊登读书会书友。

【我能提供给大家的资源】

可提供用户转化套路、工具、相关方法、案例、实操演练;

可提供经验萃取、授课技巧相关套路、工具、方法论、实操演练。

【我目前想解决什么问题】

社群运营的方法论、工具、实操演练交流讨论;

认识更多运营大咖,互通有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你们知道什么是社群吗? 一般人的回答多是这样: “为了某一种目的聚和兴趣在一起” “和有趣的人做有趣的事” "...
    蔬菜先生阅读 7,789评论 3 12
  • 今日练习是芈月传里面的配音秀,今天心情很沮丧,去医院做检查,折腾了一天,晚饭时间才抽出空来来练习, 对于这段台词我...
    林中均霑阅读 2,498评论 0 2
  • 看星辰起落 听岁月流过 多少年尘世未再扰你我 看白发老去 枯木又渐添绿 满目海棠作你嫁衣 花烬(点击试听) 【大鱼...
    古风沐沐阅读 4,459评论 0 10
  • 笛卡尔积 将第一个关系的每个元组与第二个关系的所有元组都进行连接。 自然连接(内连接) 自然连接和笛卡尔积运算都作...
    zlcook阅读 1,36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