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在一个小县城长大,在那里度过了我幸福的童年及青少年时代。我把那里当作我的故乡。
实际上,我出生在一个遥远的小山村,不到一岁离开那里,期间三岁回去过一次,大学毕业那一年陪母亲去过一回。那里的人、事、物于我都是陌生的,吃住都不习惯。稍作停留,即离开。外奶奶健在的时候,我的母亲每年至少要拎着大包小包回那里两次,看望外奶奶及生活在那里的兄弟姐妹。因路途遥远,我们姐弟很少回去,对那里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老家的亲戚们倒是时不时到县城来转转。严格意义上来讲,我的故乡应该在那个小山村,虽然我们姐弟在县城长大,虽然我们对那个地方是那么陌生,那么不习惯,但那里却与我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舅、二舅及唯一的姑姑都在那里生活。
我大学毕业后,在首府安家落户,姐姐、弟弟也在我附近生活。那一年,我的儿子出生,老公当时在铁路沿线上班,父母亲心疼我,两人商量之后,决定由母亲帮我带孩子。就这样,有五年的时间,母亲一直在首府和县城之间奔波,我上班时她给我带孩子,节假日休息时,她才回自己的家。那时我的父亲还没有退休,父亲一边上班,一边还要照顾年迈的奶奶。而这些,我现在想起来真是心痛不已。一直以来,我总认为我的父亲无所不能,只要有他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力量,什么都难不倒我们。父母亲就这样辛苦地坚持着,直到五年后,我的父亲退休,来首府和我们一起生活,辛苦的奔波才算结束。没有什么事情,那个小县城我们基本上也不去了。去年深秋,父亲因病离世,我心中的一些东西轰然倒塌,故乡渐行渐远。
父亲的故乡在那个小山村,19岁时他参军离开了故乡。大概十年后,母亲带着三岁的姐姐和不到一岁的我随军离开了那里。后来,奶奶带着二叔和小叔也投奔了我们。随后的若干年里,父亲也很少回老家了,即使他对那个称作故乡的小山村念念不忘,感情深厚,因为至爱的亲人都在他身边,除非在老家的其他人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他才能回去一趟,也是匆匆去,匆匆回。
去年的六月,父亲一直想要回一趟老家。一方面,因为健康的问题,让他长途出行,怕他受不了。二一方面,因为国家政策,老家的亲戚们近几年都先后移民到条件更好的地方:大舅移民到隆湖,国家还给分了一套楼房;二舅移民也好几年了,姑姑一家也搬到县城居住。回去要具体看看谁呢?父亲其实不是为了要看谁,就想去老家转转。但结果呢……到生命的最后也未能成行……现在想起这些,我心如刀绞。我亲爱的父亲一生辛劳,在儿女的心中像一座山一样,养大了儿女,拉扯了一大家人,最后的愿望之一,就是回老家看看,希望也落空了。这是父亲的遗憾,也是我们所有亲人此生难以弥补的遗憾。
回头看看,故乡依然在那里,但物是人非,无论是谁的故乡,注定是再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