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午饭,一位同事提起了自己的初中同学,上周末才见的面,让他简直不敢相认。他说的这位同学去年刚从美国回来,目前在北京创业。
同事是内蒙人,说起来自打上了高中后就随父母离开赤峰市了。在他的记忆里,这位初中同学那时候简直就是班里的学渣,是众人眼中的笑话,大家都和他划清界限。平日里班上调皮捣蛋属他最活跃,上课能在老师眼皮子底下睡地口水直流,考试自然名落孙山不在话下,却还时常嘲笑其他爱学习的同学是呆子,以至于老师上课列举的反面人物名称统统都是他。
他无疑就是人们眼中的“熊孩子”,可是怎么就逆袭了呢?太不符合逻辑了,这中间差了那么长一段去哪了?
高一那年春节,他们村里在外做生意的一个叔叔回来了。大年初一,他去人家家里,一进门就看到这位叔叔竟然站在屋檐下背单词。这可太让他好奇了,都挣这么多钱了还背那玩意干嘛?多费脑子。
于是,无意中的这次串门,竟然改变了他。这位同村叔叔在南方做生意,初到南方不会粤语,普通话说得也不好,遇到了很大困难。好不容易几年时间把普通话练好了,粤语也能听懂了,却发现自己碰上的老板都在学英语,人家都在为移民国外做准备。他也稀里糊涂学了起来,从一天背20个单词开始。
于是,同事的这位学渣同学着了魔似的,也开始找方抓药,每天坚持背单词,上课也认真听讲。总是最早离开教室的却变成了最后一个,大家都嘲笑他装,真能装……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一年过去了……他真的就这么装下去了。
用同事的话来说,也许是这位同学那时候大脑从来没有被开发过吧,经过这么一开发,宝藏全部出来了。他“装”了两年半,考到哈工大,再也没有人说他装了。本硕连读后,去了美国加州大学读博……
事就这么点事,相信您看到这会觉得很狗血,没错,我也觉得很狗血。可是现实经常就是如此,故事我们真的听懂了吗?
-2-
我想起了这两天刚读过的村上春树的新书《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在这本书里,村上讲了自己成为职业小说家的前前后后。
村上春树在即将三十岁那一年,去看了一场棒球赛。在棒球比赛正酣的时候,“一个念头毫无征兆,也毫无根据地陡然冒出:对了,没准我也能写小说。”于是,从来没有写过小说的他,买了纸和笔,在他店里的工作结束后,伏案写了起来。他的处女座《且听风吟》就是这么写出来的,随后他将稿纸交给了《群像》的编辑,也就将这事抛到脑后了。
没想到,那一年,他凭借《且听风吟》摘取了《群像》新人奖。但是事情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权威的文学评论家几乎大多数都对他持批评态度,大有“这是在侮辱日语”的意思。甚至他高中时代一位同学亲自来他开的小店里,说了句“那种玩意儿都行的话,我也能写出来”,就打道回府了……
许多年过去了,他这位高中同学始终没有写出来过“那种玩意”的东西,倒是村上春树,从《且听风吟》开始,连续写作35年,成了位多产的作家。他从来不过分在乎别人怎么评价,你怎么说是你的事,我想怎么写是我的事。
他写着写着,嘲笑的人数就慢慢变少了,直到现在很少很少……
-3-
小米刚成立的时候,雷军拿着小米刚出的模型机到处找投资,可是很少有人搭理。为了显示他们手机的耐用耐摔,他一遍一遍地将自己的手机在桌上摔,许多人都觉得是笑话。
那时候雷军要找一家好的代工厂商都很困难,富士康根本瞧不上他,只能选择比较弱的英华达。还有手机配件,比如手机屏,刚开始夏普也不理会他。碰巧2011年日本核泄漏,夏普的全球市场受到了很大影响,这时候雷军前往日本夏普,在这样的时刻和夏普签订了手机触摸屏的供应协议。当然,小米在研发手机的过程中还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最大的困难还是许多人的嘲笑和辱骂。
2014年1月的时候,小米已经成长起来了,甚至红透了手机市场,总理已经在调侃“小米成了大米”。如今的小米,已经不单单是个手机生产商,它已经在互联网领域有了更广意义上的布局。体量更大,结构也更趋向合理。我们总是能看到雷军每次在台上侃侃而谈,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这背后的故事。
背后的故事,往往是一个将笑话变成神话的传奇。
-4-
我想,大概是因为一个人做的事情被周围人嘲笑多了,他才真的做不下去了。也就是这时候,他真的坐实了这个“笑话”。而坚持下去并有所成就的人,他们将笑话变成了神话,想来笑话也有发生质变的那么一天。
如果你此刻在做一件别人都嘲笑,而对你自己却很有意义的事情,那么请离嘲笑你的人远一些,屏蔽掉这些杂音,用心做自己的事情,哪怕不能创造神话。
当笑话变成神话,背后的故事可能并不精彩,甚至很狗血或者乏味,但这才是我们真正不能忽视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