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课上,我以测试的形式让孩子们当堂作文,没有达到字数要求的有刘美琪、高英雲、宋含笑等11人。全班一共35人,竟然有这么多没写完的,着实令人大吃一惊。为此,我让这些作文字数不够的学生利用晚上时间把作文字数补够。第二天上课,我检查这11个人的作文修改情况,只有刘美琪一人补上了,其他10人一个字也没有补。看到这种情况,我当时就发了火,对孩子们大喊大叫,责令这10个孩子站着,并利用周末时间写出不少100字的反思。
下了课我平下心来,认真想想,对自己在课上大声呵斥学生感到非常的内疚。孩子们作文字数不够,课下又没有补,表面上看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写完 补好作文,实际上是孩子们的自律性不强。老师家长要求严一点,孩子们就能写好补好,老师家长靠不上,孩子们就偷懒。孩子们没有把写作当成一种乐趣,而是当成一种负担,缺少内驱力的小马达即使转起来也不会转长久。我想起了伟大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些话:“教育人,就是要培养他们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就不能总是牵着他们的手走路,要让他们独立行走,使他们对自己负责,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怎样实际做到这一点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要教育人们从小就认识自己并进行自我教育……而良心则是自我教育的主要推动力,如果良心在沉睡,就不可能有自我教育。……要使受教育者意识到自己在成长,懂得并体验到自己今天比昨天有长进,人类的美德正在进入他的心灵……自我尊重、体验到自尊心是意识到自己成长过程的美好伴侣……自尊心产生于明快的理智感,产生于认识所带来的快乐。儿童知识修养的源泉,就在于这种明快的理智感之中。如果学习是伴随着不愉快的情绪进行的,学生就会变得对自己漠不关心、毫不在乎,那就谈不上什么自我教育了。”对于没有按要求完成作文的孩子,我粗暴简单的做法,肯定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也不利于孩子们进行自我教育。这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因为对一个人训斥、责骂、惩罚越多,他对好言好语就越是听不进去。……凡是一切依靠惩罚的地方,就不会有自我教育,没有自我教育,也就根本不可能有正常的教育。”
以后我要注意工作方式方法,努力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要自我认识、自我约束、自我克制”,学生的小马达不只是转起来,而且是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