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不安分但又不安分是怎么样的一种体验?迷惘,焦躁,不安..... 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往下写了,好吧。
——题记
记得从大三开始,每年都想在生日或过年的时候写点什么,但真到了那一天却一个字也写不出来。反倒是生日的前几天,走在图书馆或办公室的路上的时候,灵感特别好,想着应该这样或那样写。或许,自己本来就不太擅长刻意为之吧,太在乎总是会把事情搞砸。
为什么非得要到生日或新年才写呢?比较有仪式感吗?就好比玫瑰花或巧克力就一定要在情人节送一样么?人们总是在等一个时刻,等我怎么怎么了,等情况好起来了,等你成家了,等你病好了,等我把这本书看完,等我忙完这一阵子,等我考完了雅思申请到了学校.....
但自己似乎越来越来没耐心等待。Boos 对你说,等到下个月就会有实习生过来分担你的工作。到了下个月,实习生没有过来,自己顺带也把工作给辞了。朋友说,你应该等你的同事成长,毕竟她也是新人。我能看出来大家在等她成长。但是,凭什么,为什么不是给我机会,等我成长,凭什么要我等她,继续为她浪费时间。小伙伴说大家由不靠谱到靠谱的经历是最可贵的,但是,我实在没法陪他继续玩一个又一个商(ying)业(xiao)计(fang)划(an)。你说,大家现在没有实力去谈理想。那我只能找一个现在有实力谈理想的人合作。
在那一刻,我顿悟了一句电视剧里说烂的台词,"你说你将来会成功,那是什么时候,是两年,三年还是五年?我已经整整等了你三年了!"正如有想法但又不够强大的女人,想找个经验老到,事业有成的成熟男人一样。有同样想法的年轻人也想跟这样一个心智成熟,个性坚毅的大哥混。
等一个人成长不容易,因此才会有人说世界上最长情的告白就是陪伴。妈妈们陪着自己的孩子从爬到走再到能跑能跳,陪他们从嘤嘤学语到能书写长篇大论,宽容他们的叛逆,担忧他们的冲动,时而心碎,但从未离开过。生日最大意义也许是提醒我们,在自己的生命里一直有这样的一个人,深深地爱着自己。This is true love.
所谓谎言就是不可持续的真相。时间会告诉人们真相。
时间就像炼金炉,炼掉了虚假的铅,留下了炼不掉的金。同样它炼掉了床前柳下风花雪月的浪漫,留下的陪你坐着摇椅看着细水长流慢慢老。
但是,人们总是那么健忘,真相变成了历史,而后又幻化成了典故和演义,最后变成了神话传说。
这一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我回了几趟故乡。说实话我一点都不想回去,这里的人们为面子活了一辈子。没事就斗来斗去,相互指责,讽刺,挖苦。没什么本事,又都在逞能。全村人没一个人是正常的。每家每户上演着同样地不幸。没安全感又好强的女主人,怪自己老公没本事,养着妈宝男,述说自己婚姻的不幸,年轻时讨厌自己的公婆,年老时成了刻薄的婆婆。懦弱的男人(本来就是妈宝男), 除了会对家里人大吼大叫以外,在外面就像个温顺的绵羊。他们没能力改变这个家,没有情商去安抚家里的怨妇,都选择了逃避,选择了沉默,选择了在外面要点尊严。
同样,这是个被爱情遗忘的角落。长辈们根据自己的不幸,得出了金钱大于爱情,稳定压倒一切的黄金法则。娶或嫁个有钱人,至少是工作稳定的人,简而言之,到手的安全感胜于不切实际的罗曼蒂克以及不可掌控的诗和远方。当然,我不是说那个地方的姑娘不好,只是反感长辈们的"配种杂交学"而已。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们总是这么喜欢张罗安排?招呼都不打一声,就给你找了妈,然后,又找个爸,再接着又找了个妈。我只能说,你们自己玩的开心就好。
很多人都说我情商低,比较自我。对于这样评价,鄙人一向是无视的。因为他们衡量情商的高低只有一条标准:别人能否把自己伺候的舒服。
在我看来情商分两种,一是识别别人的意图,二是顾及别人的感受。天性敏感的我对前者颇为自负,以至于对于后者的认知几乎为0。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家族遗传的斗争意识,我总是以"拆婊子牌坊为乐"。遇到萌萌哒的贱人,总想一巴掌拍死。
以前一直觉得,迎合别人的事,都是贱人该干的。经过这一年,发现处处针对别人,比处处迎合别人好不到哪里去。呵呵,中庸之道。
有时候,很烦的时候,就想把这一切的一切,都找个地方射了。
刺王
写于兵荒马乱的本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