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人们建城,是为抵御入侵,保卫家园。然而在今天,在城墙已无法再起到保护作用的今天,在城墙已不复存在的今天,我们却仍旧住在一座固若金汤、牢不可破的“城”中。
高楼之中,多年对门的邻居却仍不相识。小小门道的长度,似乎成了无人可以跨越的一道鸿沟,厘米厚的门似也成为了数米的厚重的城墙。我们把自己关在其中,城门紧闭,似有大军压境。纵使城内藏有多火热,多热情的人群,终究也无法向他人展示。
我周围似乎有很多这样的人,就连我自己好像也是其中一员。我们住在城中,小心谨慎的把城门紧锁,不问世事,生活在自己的小小的城中。而我们也为城门的禁闭做出过解释--世事险恶,人心叵测。走在路上,看到老太,于是低头看手机,看到最新的新闻,也不知敢不敢相信,于是收起手机,却看到乞讨者,丢去一点钱,丢出便又后悔。我们总担心自己受到伤害,因此,在这个谎言与真相纠缠不清的时代,将自己锁在城中,不敢现身。
也并不只是挣扎在世间的我们,米国也曾试图将自己关于城中,建起边境墙,限制入境。高耸入云的城墙保护了米国人民的安全,却也阻止了城内城外人的交流。或许米国人有着自己的想法也说不定,但这一举动在我们看来着实是有些愚蠢。
也正如米国一样,锁起自己的城门,也就阻止了他人好心的探望,将自己关于城中或许的确不是最好的选择。当然,防人之心不可无,自然还是要学会去保护自己,正如“城”本来的含义一样,以此保护自己,也未尝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我周围的一些人似乎做的不错,与他人保有距离,但又不会用冰冷的城墙来待人。我们现在需要的,不正是这样的一种态度吗?
沉着待人,不骄不躁,不过火,也不冰冷,正如古时城墙一样,城门会开,也有人把守,保卫了自己,也与他人能有思想的交流,不会故步自封,或许这才是更好一些的为“城”之道。
文/郭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