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非说不可。
就在昨天,据说2016年中国电影圈最大的笑话出炉了。
说的是第33届中国大众电影百花奖颁奖结果。
如果说,问鼎帝后的冯绍峰(《狼图腾》)和许晴(《老炮儿》)还带有争议。
那拿下最佳男/女配角的李易峰(《老炮儿》)和Baby(《寻龙诀》)。
则彻底颠覆了一个中国影迷的正常审美。
看看他们干掉的对手,包括但不限于——
《老炮儿》梁静、《亲爱的》张译、《寻龙诀》夏雨、《烈日灼心》段奕宏
笑到最后的,居然是两个还没洗脱“面瘫”嫌疑的纯偶像派。
这样的结果,实在让人啼笑皆非。
“实至名归”?
“你认真的?”
坦白说,这样的尴尬,在百花奖历史并非首次。
就在上一届百花奖,赵薇还凭《致青春》击败王家卫、陈可辛等,拿下最佳导演。
往前推一下。
2012年,白百何也凭借《失恋33天》,打败周迅、李冰冰、徐帆、吴君如,获最佳女主角。
赵薇、白百合当然是近年最红的女导演、女演员之一,但她们的表现是否值得一座奖项表彰,或者说,在和王家卫,周迅们的较量中,优势体现在哪。
这个天问,相信不论是最资深的电影记者,还是最普通的吃瓜群众,都猜不透。
猜不透,正是今天百花奖和绝大多数中国官方奖项的特色。
仅仅从评选机制上,百花奖就不断让人尴尬。
百花奖评选,基本分三个阶段。
首先,从过去两年里,符合条件的公映国产片中,由100位骨干院线经理选出10部片,作为初选名单。
条件包括,这10部片,得是票房500万+的。
所以,今年这十部,一水都是票房宠儿——
《老炮儿》《寻龙诀》《战狼》《亲爱的》《捉妖记》《夏洛特烦恼》《烈日灼心》《狼图腾》《智取威虎山》《滚蛋吧!肿瘤君》。
但,名单一出,就被眼尖网友发现——
怎么少了《美人鱼》!
是啊,如果是纯人气判定,为什么打破国产电影票房纪录的《美人鱼》会缺席?
对此,组委会的回答是:《美人鱼》自动放弃了报名权。
第二步,群众海选。
以本届百花奖为例,观众海投5月17日启动,8月10日截止。
可以网投,第25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等官网,扫描第3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投票系统二维码,都可投票。
也可现场投,全国各地100家影城设有现场投票站。
这一阶段主要确定提名名单,即百花奖影片提名奖5部、单项提名奖各5名。
但就在2000年,“百花选票”的作弊问题就引发过“特别关注”。
其中最主要是:
不能保证没有一张重复投票的存在
即,怎么保证一人一票?存不存在某个粉丝团队为偶像疯狂刷票?
绝非耸人听闻,2010年,就曾曝光这样的新闻——
网络投票环节曾遭遇刷票公司的干扰,涉及近半数的网络投票。
500多万网络票,近半数是废票。
最后阶段,是观众评委现场投票。
参加颁奖礼现场的101名观众评委,在提名五强中,现场投票,决定奖项归属。
乍一看,这种零延时的曝光方式,无疑在一定程度保证结果的公正透明,且更紧张、刺激。
图片来源:中新网
但且不说,为何这“随机抽选”的101名观众评审,当地观众评审要占近四分之一。
今年是唐山评委将占25个席位
从最终颁奖结果看,获奖者刚好就是当天出席颁奖礼的候选人?这种人到奖到的巧合,实在难不让我们作过多想象。
今天,就有貌似本届观众评审现身。
她称,一个影响评奖的关键因素是,是否出席。
而在豆瓣另一张帖子,也有另一位自称是昨晚评委的观众,披露类似说法。
但同时告诉我尽量奖项均摊,到后期告诉我们如果领奖者不到现场,晚会直播不好看
都在小声地问,是谁投给李易峰,结果是没几个人投
这样的“内幕”,再联想到百花历史上曾经闹过的“获奖者均未出席”的窘境,倒也,见怪不怪了。
坦白说,今天的获奖名单出来后,朋友圈一片声讨,纷纷指责百花奖侮辱了电影。
但Sir却相当淡定。
如此一张“错漏百出”的获奖名单,不就是今天危如累卵的中国电影现状,最客观,现实的反映?
说白了,一个奖项,它的底线是公平公正。但它存在的核心价值,绝对需要一套稳定及个性的审美体系作为支撑。
历史悠久的欧洲三大电影节——
柏林注重政治性和社会性。
戛纳拥有最大的电影交易市场,强调商业与艺术结合。
威尼斯更爱剑走偏锋的怪才。
这些电影奖背后的“潜规则”,都是经过时间验证后,持之以恒传承下去的。
即便不同语言体系的香港金像奖。
近年来屡屡被批没落,但其背后闪现的香港本土工业的自我意识,一直未灭。
而金鸡百花奖呢?
你能看出,它的获奖标准是什么吗?
看金马获奖名单,我们能对这一年来华语优质文艺片的生态,有一个大概理解。
《刺客聂隐娘》《推拿》《爸妈不在家》
看金像获奖名单,我们能对香港电影是坚守本地制作,还是鼓励兼容并包的商业大作的风向有所判定。
《黄金时代》《一代宗师》《寒战》
甚至看近年崛起的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我们还能偶尔发现一两个横空出世的“电影新生代”。
《黑处有什么》《喜丧》
而当你对着一份金鸡百花的获奖名单,你能发现什么?
双黄蛋?
几篇负面头条?
既无法引导大众审美,又不能在反映意识形态,甚至在奖项最根本的“公正性”上,都备受质疑。
这样的奖项,存在的价值,是要帮偶像圆梦,还是继续唱那些“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挂羊头卖狗肉的恶心戏?
宁浩就曾在一次采访中,表达对目前内地没有权威电影奖项的可惜和忧虑。
一个时代产生一个时代的东西,电影票房市场崛起当然会影响创作者。如今的现状是相当多的观众仍然用票房成绩去衡量一部电影的好坏。我觉得《杀生》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电影,但是它没有获得很好的票房肯定。可惜的是,我们也没有别的角度去肯定它的价值,比如一个奖项。于是,这部电影就这么“过去”了。
其实在美国,也有很多电影是不怎么赚钱的,比如《拆弹部队》。《少年派》在北美市场,也不过是8000万美元的票房,表现平平。但是他们有另外一个系统在肯定这些影片的艺术价值,我们没有。
我们的电影工业还处在初级阶段。你说这种现象会不会影响创作者,我觉得不太可能没有影响。你干了半天,在干什么事儿?你干完这些事儿,有什么意义?你是赚了钱,还是得到了学术界的肯定?
如果说前几年,我们还有“票房高速发展”这块布,堵住那些批评的声音。
那么今年,急速缩水,甚至不进反退的票房现状,则彻底暴露了中国电影的虚弱与丑态。
当谈论中国电影时,票房不好说,奖项不能说……
那我们,还剩下什么?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请叫我的全名达闻西、陈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