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争先恐后地把大鱼大肉往家拎时,我想起了郑板桥的一句诗:“寒家岁末无多事,插枝梅花便过年。”
温饱早已不是问题,但贫穷时缺衣少食的饥饿带给人的恐慌感和对食物不由自主的攫取欲仍像一抹洗脱不掉胎痕,深深烙在人的记忆里,任历史的风尘如何吹拂,皆散不尽那零落在心头的丝丝印记。
但过年,若只剩下了铺天盖地的鸡鸭鱼肉和肆无忌惮的大吃大喝,那便是饕餮的佳节盛宴,不是人的新春吉日。
相较于口腹的欢愉,我更偏爱视觉的享受。
那一具具被杀死剥皮抽筋拔骨并肢解成块的动物尸体,被人们兴高采烈地扔进烈火焚油的锅里,或烹或煮,或煎或炸,那滋滋作响的声音难道不是它们死不瞑目的惨叫哀嚎吗?厨房在这一刻,又何尝有异于刑讯室或屠宰场,又如何不是生灵涂炭尸横遍野的墓地?
这次第,远不如亲山临水,赴寒问梅。轻撷一两枝,连尘土都不用抖落,就那样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带回家,插在干净古雅的瓷瓶里,清气四溢,满室盈香,浓浓的生机与汹涌的春意霎时蔓延开来,直抵人辞旧迎新采瑞纳祥的心里。就不说韵致情怀,独梅这份疏密有致枝斜桠曲的风姿与幽洁自持孤芳暗逸的秉性,又岂是油密脂厚的精肉肥肠可比?
在为吃喝奔忙的间隙,敢不敢偶尔停下脚步,稍微想一想古人所说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虽不是什么至理名言,但至少能对照出我们身上含量超标的成分,以及严重缺乏的东西。
简单一点,再简单一点!
清淡一些,再清淡一些!
这样,你就慢慢接近了小桥流水的朴素与自然,你就能渐渐感受出红炉一点雪的闲静与温馨。
生活,从此便不再只有浓黑呛鼻的人间烟火,还会多出几分简淡随性的诗情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