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天衣无缝(1)
干刑警最怕的一件事是半夜里接到电话,特别是局领导的电话!
市级公安局里的领导半夜里给下属打电话,绝不是一件好事,十有八九是大案子。
江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所有人说,每次出动现场,邱林政委的速度最快,但个中原因他们并不十分了解。四十多岁的邱林,在江州市局里算得上是位老刑警,他对应付半夜出动现场自有一套办法。特别是寒冷季节,他只脱外衣而睡,这是他出动现场最快的秘诀。他同局长程志远开过玩笑,虽然每次出动现场他是第一个到达指定地点,但还是半夜里最怕给他打电话。程志远瞪了眼骂他,别认为自己愿意半夜里打他的电话,谁要咱们吃的就是这碗饭,睡觉都得睁着一只眼。
邱林这不是跟局长开玩笑,说的是心里话,他打心眼里半夜就不愿听到电话铃声。尽管他一万个不情愿,还是捂不住要响起的电话铃声。他揉了几下眼睛,看了一眼手机上显示的时间刚好是凌晨一点四十分。机屏上“程局长”几个字随着高低起伏的铃声,在一闪一闪地跳动。
邱林忙下床接通了电话。程志远的第一句话,让邱林预感出了大事。电话里程志远声大而急促,完全打乱了他平常那种淡定自若作派,几乎十万火急地问:“起了吗?”
邱林一听,局长说了一句特废的废话。才凌晨一点多,谁就起了?我神经病啊?按照邱林的逻辑,程志远第一句话应该是问“睡了吗”才对。邱林条件反射般匆忙穿上外衣,穿戴的系列动作几乎与电话通话时长一致,穿戴完毕,程志远也刚好挂上电话。
果然不出邱林所料,程志远说:“大案!枪杀案!!”
像这样的指令程志远几乎没有直接向邱林下过,今晚是属第一例。程志远没直接给他下指令的主要原因,他只是刑侦支队的政委,不是支队长。往往局长下命找的是单位头头,政委只是“二把手”。另一个原因,与邱林的个人人际关系有关。他这人很“抠”,平时就不怎么结交领导。有人总结了经验,要知道领导重不重视自己有三条:一是看领导是否经常给他电话;二是领导是否愿意将重要的事情交给他去办;三是领导出行是否将这人带在身边。这三条邱林有两条没对上号,第二条对上了,只要是大案子程志远肯定没有忘记他。类似这类案件就是高晓敏在,邱林也会被程志远局长亲点的。按支队里的人说法是,谁要他破案过硬?大案、疑案能少了他吗?
其实高晓敏在不在家,对邱林来说没什么两样。他在家,局长的指令是发给他,最多挂上局长的电话接着打给邱林,把局长的话对邱林复述一遍。这次只不过省掉了一个环节,高晓敏上了另一起大案,所以程志远的指令才直接到了邱林那里。
邱林关上房门,关门声很轻,妻子舒蓉睡得正甜没有被惊醒。这是邱林半夜出现场时习惯性动作,很多次舒蓉醒来身边没了邱林,然后就忙给他打电话,次数多了,舒蓉也不再着急,等第二天打个电话问下方位也就了事。
邱林出门后,急匆匆赶往刑警支队装备室。第一件大事要老路把装备室门打开,老路接了电话,答应六分钟后到。接着往下挨个给痕迹技术小秦和小李打,电话语气与程志远打给他时一样。刑警嘛就得这样!是命令就没得商量,他们就得按这样办,不容他们稀稀拉拉。否则,就不成体统了。
邱林打完电话,已经到了刑侦支队楼下,他估计接了电话的人一定会在他限定时间内赶到这里的。不过这些人都不住在市局内,离市局有点远,最快也要二十多分钟才能到达。这还是凌晨这个点所需的时间。如遇白天,一堵车就不知要多久了。特警那边人到齐了,并且已经来了两次电话,催问邱林什么时候出发。邱林回答还在等痕迹技术员小秦和小李,他们没来,去也是白搭。小秦和小李他们原先就住在市局的院子里,江州市近几年经济不断发展,房地产生意非常火爆,加之市局家属楼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修建的,面积太小。就拿自己的房子来说,一家五口,九十平米,一家人聚在一起时都转不开身。小秦和小李他们结婚时嫌房子太小,在外面买了大房后,从市局里搬了出去。现在市局民警的房子大部分卖给了外面人住,住在院内的民警很少了。所以每当大案发生时,总是要等上半小时人才到齐。
装备室老路第一个到达刑侦支队楼下的。他见邱林一个人站在那里,便打了招乎。邱林催老路快点去装备室打开门,把需要的微冲准备好,到时人来了提枪走人。老路一笑,说邱林又不是头一次经历这事,他说他每次都几乎同他一起到在楼下,哪一次不是要等上十几分钟他们才到,不用这么着急!
邱林看了一眼老路,想不到老路竟是这样一个态度。老路站着的那个地方光线太暗,邱林没有看清他的脸,不知老路此时的脸上表情是个啥样,但他对老路有了一丝不满。邱林已经在电话里跟老路说了,这是一起枪杀案,案犯是带枪犯罪的,十万火急的,怎到他的嘴里却变成了“不忙”了?他哪能容他慢慢停停,冲老路催了句:“去!快准备好行头!”
老路去了。邱林看着老路的背影,他想这会老路肯定不是那么高兴。
特警的车已经停在了邱林跟前。车上的特警问,他们是不是可以先走。邱林还是说再等等。就在此时,小秦和小李几乎是同时跑进大院内的,两人的头额上渗着好多汗珠。邱林见到他们第一眼,心里不知怎么就有一股无名的火,冲两年轻人吼:“你们看看都多长时间了?哪里有刑警的一点样子!”
小秦感到委屈,想同邱林申辩。小李拉了把小秦,两人向楼上的装备室跑去。小李朝身后的邱林说了句,这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只用了十二分钟。邱林看了一下表,小李没有说错,只十二分钟。
邱林不知自己怎么莫名其妙突然有火,高晓敏在的时候他不用这么上心。对任何事他只要听高晓敏吆喝就行,一切照高晓敏说的办!说实话,高晓敏当了这么多年的支队长,他也没有经历过像现在这起案子。如果他在,他会采取什么样方法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往江源现场?邱林是从最基层派出所里干民警上来的,他什么样案子都见过经历过,就是没碰到过持枪杀人的案子。当程志远在电话里告诉他是持枪杀人案时,心里不免有些紧张。不过他还算冷静,没有大乱阵脚。人员调配也很及时,到现在只用了十五分钟,比他想的要提前六、七分钟。就这样,他心里还是有火,火从哪里来他也说不清,结果把火发在了小秦和小李身上。邱林看了看大院,突然他想明白了什么,问题出在这个大院上,这个大院把他憋了一肚子火。他怪这个大院为什么不能装下全局民警居住,为什么大院内的住房面积这么小,所以遇案子时使人焦虑上火。
特警车里的车载台对讲机声音很大,站在楼下的邱林都能清晰听到对讲机里的发号施令声。程志远在与江源县公安局长杜云海对话,杜云海的声音明显带有紧张,加之现场环境声音嘲杂,程志远一句也没听清杜云海在说些什么,不断地重复问杜云海。而杜云海指压对讲开关,只顾忙于指挥现场民警,使这边的对讲机里传出杜云海“快快快!”和场面混乱的杂声。杜云海偶尔答一句也是答非所问,程志远只能在指挥中心里干着急。
小秦和小李提着工具箱,背着微冲迅速冲下了楼,老路将防弹衣和一支微冲交给邱林,邱林一边穿衣,一边催小李:“快上车,出发!”
邱林的对讲机里程志远在直呼其名,问邱林和特警队是否出发了。邱林系上上衣的最后一颗扭扣,忙应答了程志远,告诉他刚出发。程志远很不满意,说已经过了十八分钟了怎么才出发?
邱林冲小李和小秦两人做了一个鬼脸,对着对讲机嬉皮笑脸的先是“嘿嘿”一笑,然后说江州市地盘太大,从南边到北边有那么远的距离,集中需要时间。他建议程局长把大院的家属楼重新新建,建成高层建筑,每户的面积要大,让市局民警都住进大院内,这样能保证出现场的速度……
邱林还没说完,程志远就火了,他骂邱林尽扯淡,都火烧眉毛了还有心思开玩笑,没学到他父亲的半点严谨作风。
江源县距江州市一百多公里,处在江州市的最南边,与广东省接界,属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的生态农业县。森林覆盖面积达到了全县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三,春陵、潇水两大水系汇流湘江,水质清澈甘甜,有天蓝、水蓝、地蓝“三蓝”之称。改革开放后,广东经济发展速度远快于内地,由于江源的地缘优势,大量闲散劳力涌入广东,后来几年,广东的一些新新事物慢慢被带入江源,江源成了江州市有名的“小香港”。在江州所辖的十多个县、市(区)中,江源的经济发展速度排在全市最前,全省前五。
二十一世纪初,随着江州至广东的高速公路开通,江源的经济更为活跃。广东的经济发展速度刺激了江源人,江源人开始了“靠山吃山”,大量砍伐森林,开采矿石,修建电站,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社会矛盾越显突出,治安混乱,刑事案件的发案同时处于全市最高。
邱林一行警车驶向高速后,他一直不停的与杜云海联系,要杜云海给他介绍现场情况。他想在没有到达现场前,尽可能更多掌握罪案现场信息,这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一个习惯。
杜云海介绍说,案犯是从100米以外的远距离开枪将对方击杀!发案时间是凌晨一点十五分,地点是江源县城大街上的一栋私人别墅大门外。受害者身份已经查清,是这栋别墅的主人,名叫丁俊成,男性,四十一岁,系江源“稀土矿业公司”老总,案发前去过县城的“迪豪歌厅”,回家时被人开枪射杀,当场死亡。据外部初步观察,中弹部位是子弹从受害者的背部穿过心脏造成的死亡。凶手连开了两枪,一枪击中心脏,而另一枪离心脏部位较远,不是致命枪。现场周围群众听到过两声枪响,两枪声音间隔时间不到一秒,几乎是同时发出响声!
邱林“嗯 ”了一声,不再问杜云海。邱林脑子在快速动转,两声枪响的时间间隔不到一秒,案犯使用的是一种什么枪支?会不会是两个人,两支枪同时开枪呢?邱林再次问了一下杜云海是否封锁了出城的路口,这很重要,只要在路口没人发现可疑人员,案犯就有可能还在江源县城。他想对杜云海多啰嗦几句,但最终还是忍住了,他怕杜云海多心,让他没面子。
邱林清楚,江源县的案子要靠科技手段来侦破几乎为零。江源的市政建设中,没有将出城路口的电子监控列入计划。市局早年向江源县委提过建议,可县委就说没钱,你拿他们没办法,只好等到他们感兴趣了再说。所以邱林不想与杜云海聊这个问题,让他去查出城电子监控,不是等于白说。江源县城内的电子监控也只装了几处,城内到处都是监控盲区。根据江源的实际,这起枪案怕是要采取老办法,用人海战术,地毯式搜查。
邱林知道杜云海也有苦衷。杜云海去江源县当公安局长还不到四个月时间,却碰上了这么一起案子。相对来说杜云海对公安刑侦的业务不是很熟悉,他是文职干部,在市局政治部干了十多年,然后担任政治部副主任,一直从事队伍管理工作这一块,严格说刑侦业务他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接触过,所以出了这案子他等于在抓瞎。虽然江源公安局班子中也有精通刑侦业务的,比如主管刑侦工作的副局长崔达就是全市叫得响的刑侦干将。但杜云海才去,加之江源本地的领导或多或少的存在排外思想,这时想要他们把全部精力放在这个案子上,恐怕很难。前不久邱林在市局碰到过杜云海,问到了江源的情况。杜云海叹了口气说,难!杜云海说的可能是实话,这种情况不仅江源有,别的地方基本一样。就说江源县公安局班子,这个班子八年没有换过,好几个副职领导在同一个职位上任了八年,从三十多岁的副局长干起,直到现在仍是副局长,每次局长、政委换了而他们仍然如故。现行体制人事用人制度很大程度的限制了基层领导的发展空间,政法机关主要领导任职实行异地交流后,公安机关的局长、政委基本都是空降,很少有基层一线的被提拔。而他们并不是不优秀,只是没有“近水楼台”这个便利条件罢了。江源县公安局班子中的的几名副职,没一人被交流到异地任职,正因为班子副职不动,下面的大队、所、室中层领导也没被提拔的希望,久而久之这事成了公安机关一个消极因素。现在江源县公安局的几位副职都接近了五十,从人生的过程来看他们已年过半百,棱角早已被磨平,哪里还有什么工作激情?船到码头车到站,等着从岗位上下来安享清福。
程志远知道江源的现状,但他执意要将杜云海安排在江源任职,这么做是有他的目的。江源水资源很丰富,早些年为了鼓励群众办企业,县委、政府出台了制度,有计划的开发江源水资源,在不影响江源环境情况下,个人可以修建电站。制度刚一出台,规划内的几座电站一下全被领导的关系户暗地承揽了,哪里还有群众的分?后来水资源被破坏,县委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又出台了制度,清理湘江源头的小水电站,结果谁也没清掉。清谁啊?自那时起,江源的公安队伍情绪也开始了波动,民警虽然拿不到自然资源,但他们手中也有特权资源,部分民警也暗地经商办实体,娱乐场所、宾馆等等五花八门。程志远要杜云海去江源,目的就在此,整顿江原公安机关的作风,这是杜云海得心应手的拿手本事。
杜云海上任时对程志远承诺,要让江源公安在三个月内改变现状,时间过了四个月,江源公安队伍现状改变了多少?邱林没打听过,他估计杜云海在程志远面前可能食了言,据他所知,江源的公安队伍现状并没有多少改观,反而出了这么一桩江州市前所未有的大案。
邱林一行警车在距江源四十公里路程时,杜云海又在对讲机里呼他的名字。杜云海急切报告,出城沿途设了二十多个哨卡,县城里也进行了一次大搜捕,没有发现可疑人员,他问邱林下步怎么办?
邱林想了想,问杜云海他们的设卡时间是发案后多久。杜云海告诉他,是案发后大约十五分钟左右。邱林不语,隔了好长一段时间向对方说了句,哨卡不能撤!
车里的小秦说,案发后十五分钟才设卡,现在交通这么发达,案犯还在江源城里?这杜局长也太没经验了吧……
汪向龙同吉猛虎能逃出县城是经过精心计算了的。从开枪现场到出城路口进入山道,骑摩托车只需要十五分钟。他们用小车模拟了从公安局到丁俊成家的别墅最快用时为十分钟,估计警察到现场的研判时间为五分钟。这个时间是他们自己给自己逃命限定的最多用时,否则他们就出不了城,很有可能被困在城内成为犹兽。
其实他们高估了警察出警时间,吉猛虎认为警察最快也要二十分钟后才能到达现场,加上现场研判时间在二十五钟之间,出城没有一点问题,没必要这么匆忙。他建议开枪后,要在现场逗留三分钟,观察对方是否被打死。汪向龙否定了吉猛虎的建议,汪向龙对自己的枪法向来自信,弹无虚发一枪毙命。
汪向龙为何这般自信一枪能解决丁俊成?这是有一定原因的。江源县因属山区丛林地带,早在很多年前,江源的汪氏家族靠的是围山打猎为生,整个家族从孩子学步时起就与枪为武,十几岁便开始跟随父辈上山围猎,他们从小练就一手绝好枪法。汪向龙的爷爷在江源有“百步穿杨”之称,汪向龙父亲因上山围猎落崖身亡后,是爷爷把汪向龙带大。十岁那年,爷爷就带着汪向龙上山打猎,手把手教汪向龙练习枪法。十六岁时,他的枪法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当地很有名气。十七岁那年,汪向龙去了部队,在部队当了特种兵。通过再度锻打,枪法和对各种武器使用已得心应手。只要在百米内,枪响对方必死无疑。所以说吉猛虎的担心是多余的,何况吉猛虎也开了一枪,丁俊成还能活下来那才怪呢!
汪向龙同吉猛虎搭坐着摩托车,从离开现场出城到进入这条山路,仅用了十三分中,比他们原先计划的用时减少了两分钟,这是汪向龙万万没有想到的。驾车的两位是祖霄雇请来的,他们是江源城里有名的快车手,时常在城里飚车,就因飚车曾被交警处罚过。此时摩托车恰像是在进行着一场山地越野比赛,在崎区的山路上疯狂角逐,摩托驶过之处,后面飞起一层扬沙。
开枪前,汪向龙还是有些担心,杀人这事毕竟是第一次,他担心自己会不会乱了阵脚和开枪后能不能很快出城。尽管祖霄说过了多少次不用他担心,事临时免不了心里还是有点突突紧张。事实上汪向龙开枪后还真是乱了,只顾快速离开而忘了打扫现场上的痕迹,留下了致命物证——弹壳和烟蒂。他当过特种兵,虽没上过战场但经过多次演习,懂得现场遗留物证的后果。当子弹冲出枪膛射向别墅门前那个男子时,汪向龙竟意外地疏忽了这一点,吉猛虎更是慌里慌张地催促快离开此地。于是俩人忘记了这个重点,冲下楼跨上了摩托车。当汪向龙坐在车后被风吹在脸上时,他稍有了清醒,意思到犯了一个不该犯的错误。他想返回,但已经来不及了。尽管警察没有赶到现场,可时间不充许他第二次进入到那个地方。
摩托车在一个山顶上停了下来。快接近天亮时分,远处的山能隐约看到一些轮廓。汪向龙下车,将长枪交给了驾驶摩托的人,然后拍打了几下身上的灰土,向吉猛虎挥了挥手,向山下走去。
两辆摩托车调转了头,驶向了另一个路口,进入阴森林子。
摩托车去哪里,驾车的人是谁,祖霄为何要将枪交给这两个人?汪向龙一概不问,这是规矩。他只有按祖霄的吩咐去做,用不着多想。
下山的路是一条蜿蜒曲折的便道,用青石板铺就的,是通向山脚侗寨的唯一道路。山下层层叠起的侗寨吊脚楼里,忽明忽暗闪着星星点点灯光。山下的这户人家是祖霄的亲戚,汪向龙来过,是祖霄带他来的,说是计算行程时间和事先踩点。祖霄跟他的亲戚说好了,不管汪向龙同谁来,他的亲戚都要热情接待,并且不能向外透露半点风声。祖霄的亲戚说,那是自然的,他知道祖霄是一个干大事的人,在江源城里很有名气,他也跟着祖霄沾了不少光,得了不少好处。这次祖霄又给了他几万元钱,这深山老林子里几万元钱是一个什么概念,大家都懂,所以他的亲戚也不会去犯傻,更不会把祖霄给出卖了,那不是断了自家的财路?
邱林的车还没停稳,杜云海就站在车门前,迎着邱林下车,领着邱林进入了现场。
远山山顶涂有一层淡淡的红色,天开始放亮了。现场上围观的人群仍然在议论,先来者给后来者不断地复述着几小时前发生的事,然后又是后来者给再后来者复述。几经周折,事件的过程完全变得立体、可性,并且带有很多戏剧成份使他们联想到一幅幅恐怖的画面。
现场上,丁俊成倒在地上,地上那滩鲜血变得暗红。邱林在现场上看了看,又看了看现场对面。杜云海告诉他,子弹是从对面那栋废弃的独楼上射出的,离现场位置足足有一百零八米远。邱林要小李留下,再次复查现场,然后一挥手,同杜云海几人去了对面的废弃楼。
这是一栋一楼一地的楼房,楼内七凌八乱,墙体破败不堪。管区的民警介绍,这是一栋违规占地建筑,早在一年前就被建设部门勒令拆迁的废楼。案发后他们做过调查,这楼的原主人叫张望,四十多岁,一家三口,因系违规建房被建设、城管部门强令拆迁。从此后,就再也没人看到过有人来过这栋废楼。
杜云海领着邱林几人上了楼,进入二楼的那个房间。房内除了一张大床外,几乎没有别的陈设,大床上被子很凌乱地堆在床中央,看样子昨晚有人在这睡过。杜云海一进门就向邱林介绍地上的标记位置,说床下那个大圈当时留有很多烟蒂,窗户下的那两个小圈是枪弹弹壳掉落的地方。
邱林从技术员手里要过了弹壳,看了看两个弹壳的底部,然后又看了看对面那栋别墅,抬手伸向窗户外,做出端枪瞄准的姿势。杜云海说,案犯是从这里开枪确认无疑,并且是具有远距离射杀性能的枪支。邱林收回双手,冲杜云海说了一句,如果他没判断错的话应该是制式“五六”式半自动步枪!
杜云海对枪没有研究,邱林的发言他只有听的分。不过他有些不信,多少年的治爆缉枪行动,在江源这个地盘压根儿就没听说过还有制式枪支的存在。邱林要说是仿制式他有可能信,可他没有听错,邱林分明是说“制式半自动步枪”。江源地处偏避,谁又能弄到管制特别特别严厉的制式枪支?
邱林知道杜云海不会信,他笑了笑,让杜云海立马安排人将弹壳送省厅进得技术检验。邱林这样肯定自然有他的道理,他看过了弹壳底部撞针撞击的点,仿制枪支的撞击点不在弹壳底部的中间位子,假如是仿制枪支,撞针能够如此精确的撞击子弹底部的中心位子,那这种仿制枪支的精准成度不亚于制式枪支。杜云海不知邱林在想什么,其实邱林根本不希望是仿制式枪支,如果是仿制式枪支,像这种枪支在江源有多少?江源面临的枪支危害有多大?
杜云海才到江源几个月,虽然他了解一些江源情况,而邱林在刑侦支队早就把江源的治安乱源和复杂的社情分析了个透。这里乱的主要原因是矿产资源和水资源开发企业,对自然资源的争夺,所以出现这样的案子就不足为怪了。邱林其实很早就在市局里分析过,全市的治安,特别是刑事大案最担心的是江源。江源如不彻底整治,总有一天会出大案。目前就应证了他的预料,他想这案子不是那么简单,从现场案犯的准备情况看,是一起通过精心准备的谋杀!
3v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