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平安看江西”——“启和调解室”走出矛盾化解新路子

“启和调解室”走出矛盾化解新路子

▲“启和调解室”宣传栏

“启和,是我们九江本地的方言,有‘启动和谐、促进和谐’的意思。”9月9日,江西省九江市公安局浔阳区分局湓浦派出所内的“启和调解室”调解员胡海生告诉本报记者。

据介绍,为化解社会矛盾,探索社会管理创新,积极推动“三调联动”工作,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从2013年4月开始试行“启和调解室”,建立了“3+X+2”模式,即由政法委牵头、司法局指导、公安局协助,法院、执法、环保、社区居委会等多部门联合参与,司法所、派出所主抓,采取“律师+退休民警”,随时受理调解派出所接处警中涉及的民事纠纷。

调解室还会对纠纷进行回访,了解双方义务的履行情况,以督促调解彻底完成。

据了解,浔阳区是九江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密度相对较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矛盾纠纷呈逐年上涨趋势,年均矛盾纠纷数达6000余起,许多纠纷是通过110报警,被推送到基层派出所,可基层派出所警力又极其有限。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浔阳区从2013年4月开始在甘棠派出所试行“启和调解室”。

据介绍,浔阳区中心派出所每天的民事纠纷占总警情的30%。民警将这些民事纠纷引导到调解室,利用律师、退休民警老干部、老法官等调解人的法律知识,做好矛盾双方的思想工作,调解一经成功,便当场制成规范的人民调解协议书。

今年3月25日,该区某医院有人闹事。经了解,事发两天前,市民桂某的孩子到医院就诊,病情不见好转,与医生发生冲突。后经启和调解室3个小时的劝说,双方握手言和。

“调解员要做到‘三心’。”调解员胡海生介绍,他从警30多年,做专职调解员3年多时间,总结了自己的一些心得:要有耐心,要倾听当事人双方的意见;要有爱心,要站在双方当事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还要让双方收心,调解才能顺利完成。

据了解,“启和调解室”直接设置在派出所内,可以做到民警对民事纠纷“即接即调”,这既大大提高了调解效率,也减轻了基层派出所非警务工作量,有效缓解了基层派出所警力不足的情况。目前这一模式已经在浔阳区三个中心城区街道推广,并得到了司法部和江西省司法厅的充分肯定。

                                                                                                                             特派记者 杨雪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