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需要拔牙,知道看牙医贵,找来找去,特意找个便宜的,花了100块钱,认为不贵。可拔完半天还在流血,又得另作其它处理,受罪又麻烦。您说这是便宜么?
B捡便宜买了床被子,价位倒是低得很,结果才用几天就发现掉出来好多毛,弄得满床都乱七八糟,再也不想用了。不光买被子的钱相当于扔了,还破坏了心情,甚至影响了健康。
C花1w买了件大衣,质料、做工都不错,合身得体,气质好像都提升一大截,她穿了这件大衣去谈项目,第一次签到了个百万大单。您说这衣服贵么?
D给孩子买了一个某知名运动品牌的滑板,用了一年多后,面板有断裂,核对订单信息,发现还在质保期内,就联系售后服务,按照要求提交产品订购信息。过了两天,售后居然直接让用快递把滑板寄回仓库,原价退款,相当于白用一年多。于是,D用退款重新购买了同款滑板。
E买了某大品牌电子坐便盖,某天按键失灵了,好在它有5年质保。打售后服务电话后,很快维修师傅就来给更换配件了。安装好新配件,又能正常使用了。
某小店搞活动,每周免费送十个塑料袋。一帮闲来无事的老太太们领了之后,在外边换套衣服再进店领。
上述几个例子,充满了贵与便宜的变奏。
到底贵与便宜,全在购买商品或服务者本人的主观感受。贵与便宜,首先在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其实质在消费品或服务的价值。
一般来说,大品牌的产品买着贵,用着便宜,标价便宜,尤其是特别便宜的产品或服务,则是买着便宜,用着贵,除了搭上买它的钱,很可能还搭上时间、心情以及后续的很多麻烦。
于物,于人,大概都是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