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请你不要偷偷溜走-妥善应对分离焦虑

7个月后,大部分宝宝开始依恋妈妈,当妈妈离开时,哭得撕心裂肺,让妈妈心疼不已。其实分离焦虑是宝宝在成长过程中出于对自我保护的一种能力,但是处理不当,将对宝宝日后的人际互动与生活适应造成恶劣影响。如何应对分离焦虑呢,本文将教您几个小方法,敬请期待

1岁至1岁半是高发期

所谓“分离焦虑”,就是指孩子离开父母或亲密的照顾者时所出现的负面情绪,比如紧张不安、沮丧、闷闷不乐,或者特别黏人、爱哭、固执,希望照顾者能留在身边。一般来说,宝宝的分离焦虑在6~8个月时出现,通常在1岁至1岁半时会比较严重,这与宝宝的表达能力增强、探索范围扩大、分离机会增加有关。不过,随着宝宝对父母的存在有安全感、对环境和自我状态的掌握越来越有信心,分离焦虑的状况就会逐渐改善

试试下面的方法,可以帮助宝宝顺利度过分离焦虑。

记得和宝宝说“再见”

父母要记得在分开时与宝宝说“再见”,这对宝宝来说是很重要的承诺,也是对大人产生信心的基石。即使已经处在焦虑的分离情绪中,也要记得跟宝宝说“再见”,因为这是与宝宝建立信任的好机会,千万不要偷偷或强硬地与宝宝分开。跟宝宝再见时要平静淡定。不要表现得好像你们俩再也见不到了,或者你一看到宝宝哭,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建立分离仪式,告诉他,妈妈要暂时离开,待会就回来,亲亲他然后说再见。


尽可能遵守承诺

父母要尽可能遵守自己对宝宝的承诺,即使真的无法施行,也应该及时让宝宝了解自己的状况,以免加重宝宝的分离焦虑。回家后要和宝宝确认,妈妈回来了,妈妈爱他。要和宝宝一起,抚慰一下别离之情。

和宝宝玩捉迷藏的游戏

为了加快宝宝建立客体永久性的概念,你,让他领会到“有些东西即使看不见了,但是依然存在着”这样的概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