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松松(Lawrence Luo)
2015年7月4日
因为自己非科班出身,没有接受任何的专业训练,在加入界面新闻之前,我在一家“国际化媒体”中从事过两年翻译工作,工作上不成体系,思维上野蛮生长,但对于任何试图向我甩卖观点的人,我总是保持着谨慎的怀疑。
如果说大学给了我一张社会通行证和一帮至交之外,还教会了我什么。答案就是:我不再有任何偶像观,不轻易服从权威,学到“Critical”这个词,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人和事保持足够的距离,没有过分放纵自己,内心保持对自己的要求,没有沦为平庸的大多数。
如果说上一份工作没有教会我如何写一篇好文章,但起码我知道不应该怎么写,思维的闸口打开之后,我成了一个好奇宝宝,总有问不完的问题,解不完的疑惑,这也正是我决定走上新闻这条不归路的原因。
前几天,当有人向我抛出“应该把读者当傻子看的”的观点时,我心中冒起大大的问号。
一方面,可能之前我自己也属于被她归为“傻子”中的一个,心里有些暗暗不爽,但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论据,没有当面驳斥。实际上,在我短暂的记者生涯中,我并不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论断,那么这个观点真的站得住脚吗?
在我看来,这个观点并不是指记者在智力上与读者相比有任何的优势,很多时候读者比我们拥有更加丰富的行业经验。它实际上是指记者需要为读者未雨绸缪,比如在文中提到专业术语时,能够简明扼要地诠释;在跟进一个事件的最新进展时,能够说明故事的背景;在讲故事的时候,能够有一些描述性的话语增加现场感等等。
这都是为了给读者创造更好的阅读体验。这一点我是绝对认同并在工作上一定会努力践行的。
但我反驳的并不是这种服务精神,而是傲慢和懒惰。
我记得我在第一财经周刊某一期的“读者反馈”的栏目中看到这样一句话:“我看周刊五年了,成长了,你们是不是也要跟着成长?”。有这样的读者真的是一大幸事,他们会追随你,鼓励你,同时也会质疑你,提醒你。不过这件事,让我思考的是应该怎么将自己的成长和读者的成长联系起来?
读者不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我在想,定义一家成功的媒体不仅仅只是因为它吸引大量的读者,而在于一部分读者长期追随,不断成长,直到他们对于行业的理解水平能够超越记者,提出质疑并给出意见?这有点像学校的老师,因为培养出了比自己更加优秀的学生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这才是社会进步的动力,难道不是嘛?
读者需要的是细心呵护,不是溺爱。尽管这是一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信息泛滥,读者越来越没有耐性,但是选择困难症终归只是暂时的,更多的自由和更多的选择会让读者慢慢找到自己的方向,他们会成长,他们会主动汲取养分而不是坐等被说教,不需要记者一勺一勺地喂,一个字一个字的解释。
事实上,傻的不是读者,很多时候是记者自己在装傻。原封不动地抄通稿是装傻;拿到数据后不核实不解释是装傻更是懒惰;对砖家和权威的盲目听从,没有自己的判断更是装傻;曾经有记者采访自己的家人,并直接引用在文章中,难道不是装傻吗?
这些行为并不是未雨绸缪,而是推卸责任。这样的媒体,怎么可能会有人信任并获得同行的尊重呢?看多了这样的文章,读者可能会失去自己的判断,不是傻子都会被“培养”成为傻子。
作为记者,我会摒弃“将读者看作是傻子”的观念,但是依然坚持服务读者,在写作的路上,多一份平视和尊重,改努力进自己的写法,增加对于行业的理解,将读者视为前进路上的伙伴。我想这也是界面作为一家专业新闻媒体,想要吸引并留住的读者吧,这一切都取决于记者的态度。
希望你们在看完文章后,没有人认为自己是傻子。
在网上看到这么一段话,分享一下:
一篇杂文,若想站的住脚,或者想被人记住,最主要的就是有“思想”,就是有与众不同的观点或见解。倘若有了独到的见解,尽可信手写来,无须任何的雕饰,便会是一篇浑然天成的上乘之作。
倘若没有独到的见解,那你就得有优美的文字。优美的文字,有的时候倒也能弥补思想的不足。倘若没有优美的文字,那你的文章里就得有丰富的资料。你引用的资料,使用的素材,别人没有看到过,这样你的文章自然也会受到读者青睐。
倘如你的文章里,并不能具备足够的信息量,那你就得有真挚的情感,歌你所歌,哭你所哭,用你的真情实感去打动读者。倘若连真挚的情感都没有,或者说自己的真情实感并不愿意轻易地流露出来,那你就得有严肃的态度,认认真真地作文。
倘若连严肃的态度也没有,只是想和读者混个脸熟,只是想混点儿稿费,那最好就不要写文章了。即便写出来了,或者说,即便在哪家报刊上发出来了,也会留笑柄于人,坏了自己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