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读罗伯特·麦基的《故事》,而在这本书其中作者反复安利了一部电影——《克莱默夫妇》。于是,昨晚,我抽了两个小时的时间看完了这部感人至深的电影。据说,这部电影在20世纪80年代上映的时候,挽回了无数个破碎的家庭。
影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以下几个情节。
首先是影片一开头,男主泰德在工作上的春风得意,与女主乔安娜在家庭里的郁郁寡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泰德的眼里满是未来,而乔安娜的眼里满是呆滞。
我想说,社会从来就没有硬性的规定说男人应该全力打拼事业,女人应该竭力维持家庭。女主的离开,我深表理解,她的确受够了整日做饭、育儿、接送孩子上下学、操持家务等等一系列的琐事。不过,最令她难过的是自己的丈夫一心扑倒了事业上,对自己的内心诉求不管不顾,甚至有些不耐烦。可见,乔安娜已经被生活压的无可奈何,唯有放手,成全自己。
第二幕,清晨,儿子比利叫爸爸起床,却发现妈妈不在,便问爸爸妈妈去哪了,一番解释后,男主便模仿着家庭主妇的模样,来到厨房,准备一展厨艺的同时,也向儿子和自己表明,自己完全有能力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可是,破碎的鸡蛋壳,折弯的面包,烧焦的平底锅,它们就像一个接一个的巴掌扇的男主无力应付。
这一幕映射出,一向被认为是简单的家务琐事,实际自己真正上手的时候,就知道那并非如看起来的简单。同时,也映射出女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操持辛苦,其中的心酸,只有男主亲自体会的时候,才能顿悟。
第三幕,由于照顾儿子而牵扯太多精力的泰德,让他的公司主管炒了鱿鱼。他别无选择,如果没有一份工作,即意味着在他与乔安娜的“夺子诉讼”中将毫无胜算。自信的面试完后,他坐在办公室外的椅子上,独自等待,身边是熙攘的人群,他们或是嬉笑,或是歌舞,泰德像个小丑一样,被生活弃之一旁,等待着,等待着命运的宣判。最终,结果还是好的,他如愿以偿的得到了一份新的工作,心底的一块大石头,总算着了地。
我觉得,从这一幕中我看到了现实生活,就是那些我们无比引以为豪,十分依仗的优势,可能伤我们最深。泰德在原公司的工作风生水起,可是,那又怎样,一次疏忽,就有可能满盘皆输。不过,导演或是编剧向我们展现了一位内心强大的男人角色,跌倒了,爬起来继续前行。
第四幕,法院判决儿子归前妻抚养,木已成舟的泰德,把儿子带到了公园,用最朴素的话跟儿子说他必须搬去跟妈妈住,玩具,衣服等等都要搬过去,自己每个月有两次机会和他见面。男主异常淡定,他必须接受这个事实,再多的情绪已经无用,他所要做的就是和儿子讲清楚他为什么要搬去跟妈妈住,话语要尽量朴实,要诚信,还要坚定。内心难过的比利已经哭成泪人,或许他不想离开爸爸,又或许他也想跟妈妈,甚至他可能也在想“为什么爸爸妈妈不能在一起了?”
父亲的角色始终是坚强的,整部影片中,他的情绪控制的都很好,尤其在儿子面前,他内心坚强,他努力工作,他不想因为自己遭遇的生活和工作的双从打击,而因此影响到儿子。可能他不是一个好丈夫,但是,从头至尾,他都是个好父亲。
最后一幕,经历了生活一次又一次的洗礼之后,厨房里的泰德早已对鸡蛋、面包、平底锅应对自如,在儿子的协助下,父子温馨的场面,美的让人心碎。同时,也照应了影片一开头,两个男人早已发生了蜕变,变的越发成熟。
拥抱生活的不如意吧,它从不会缺席,沉着应对,反思,之后的我们,就能从这种不如意中渐渐成长,这或许就是生活教给我们的。就好像游戏里面的关卡,那关卡不允许我们回头,只能突破它,同时过完这个还有下一个,就这样,一个接一个,难度也会不断增加,不知不觉,我们已然可以沉着应对,甚至乐于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