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复社领袖吴应箕最早在此修筑焦园。到康熙年间,江宁织造曹寅在此修筑私家园林,随园才有了基本格局。曹寅是曹雪芹的祖父,很多人都认为随园就是《红楼梦》中的大观园,这可不是后世红学家瞎说八道,作为曹雪芹同时代人的袁枚就是这么认为的,他在《随园诗话》中写道:“雪芹撰《红楼梦》一部……中有所谓大观园者,即余之随园也。”据推算,曹雪芹也许在随园中生活过15年。1727年,雍正五年,曹家犯事被抄家,私家园林被内务府郎中隋赫德接管,隋赫德将之命名为“隋园”。不久,隋赫德犯事被抄家,隋园就处于荒废状态。直到1748年,乾隆十三年,袁枚买下这个园林,改名字为“随园”。
作者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称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他生于1716年,距今已300多年了,卒于1798年,是一个真正的横贯18世纪的世纪老人。《随园食单》初版于1792年,即乾隆五十七年,这本书也是他晚年迸发的生命之光。袁枚,是杰出的文学家,康乾盛世数一数二的才子,也是清代三百多年间最有成就的美食家。他做过官,以诗文行走江湖,中年后辞官幽居,活得非常自我,有魏晋名士之风。从吴应箕到曹雪芹,再到袁枚,三代文坛高人,随园文脉之盛,令人惊叹。袁枚任江宁县令多年,反复打量了这座位于小仓山下占地约18000平方米的园林,早就心动了,又请客居江宁的乾隆朝第一风水师章淮树为之占卜,更加坚定了他购买的决心。袁枚出身寒门,要下决心购买这么大的园林,一定经过了长久的内心挣扎。他辞去官职时,总共有3600两银子的积蓄,他花300两银子买下了随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