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一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管理能力,设立了管理学院,管理学院设置了各种不同的岗位,学生可以自主进行岗位申报并开展活动。其中教室卫生管理为每个学生必选的课程。
在我们的学生管理中,学生参与的管理岗位大多是值日生,值日工作一般由小组承担,负责打扫教室卫生、擦黑板、卫生区卫生等。在这些工作之外,还有很多管理不到的地方,无人问津,诸如墙面、窗台、窗子、门桌凳、灯具、橱柜、看板的卫生等,还有笤帚、托子、拖把等物品管理。经常看到的是笤帚、拖把、托子乱七八糟的堆放在教室后面。就连教室卫生等也存在着无标准或标准不高、监督检查不到位等问题。一个学生使用桌凳至毕业,可能也没有擦拭过它们一次,反而随意刻划、弄坏它。学生为什么不爱惜?就是因为他对桌凳没有管理,没有感恩,缺少责任感。
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学校重视不足,责任不明,管理不到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让学校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干呢?北京十一学校的做法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即把学校管理与服务岗位课程化,成为学生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第一,对于学生自己使用的物品、区域,自己负责每天清扫、清洁、整理、整顿,譬如桌凳每天要擦拭一次。桌洞内书籍、本子要分类摆放,整齐有序,便于查找,个人区域内无乱扔乱放现象。第二,对公共区域部位、物品除小组负责的外,实行划块负责,明确管理标准,让学生进行认领,负责管理与维护,纳入必修课或选修课程,实行学分管理,检查小组每天跟踪评价。班级要建立学生管理与服务课程激励性记分表,列出姓名、服务事项、每天落实情况,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进行检查评价。
学生参与得越深,责任感就会越强。当学生自己的使用区域和认领区域成为自己的责任田,他就会真正去管理它,爱护它,维护它,实现我的地盘我负责,我的地盘我作主,产生高度的责任感。对事的管理也是同样的道理。(2017年6月16日)